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中医:怕冷的人练练「站桩」,每天只需5分钟

发布者: wangxiaoya | 发布时间: 2025-11-21 21:45| 查看数: 46| 评论数: 0|

冬季气温低,许多人要么懒得动,要么认为通过高强度运动能提高“扛冻”能力。

事实上,古人早就发掘了一项更“省力”的运动——站桩,既不需要大汗淋漓,又有助于御寒强体。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为什么冬天更适合练站桩,并教你一套性价比更高的“站”法。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研究员 代金刚

练站桩,冬天是最佳时节

冬季气温低,人体阳气内敛,易受寒气侵袭。如果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症状,往往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这一现象在老年人、体质虚弱群体、长期患病者或过度劳累的人群中更为普遍。

阳气不足不仅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冒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失眠多梦等问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传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到过站桩,后来成为习拳练武的基本功法之一。

站桩是一种中国传统养生健身的修炼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要求保持特定的静态站立姿势,通过调整呼吸、精神和身体的松紧程度,调动全身气血运行,从而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练站桩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内阳气,提高身体抗寒能力;还能帮助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这与以下原因有关:

1

不出大汗:适合冬天

站桩讲究的是“静中求动”,即通过特定姿势,引导气血在身体内运行,将能量和阳气培补在身体内部。这种特点与中医理论中的“冬藏”呼应,并且站桩不像剧烈运动一样容易大汗淋漓,更适合冬天练。



2

促进气血:抵御寒冷

站桩看似静止,坚持做几分钟后,身体内部会有温热感,手脚逐渐暖和。因为站桩通过微弱的静力性收缩,促进气血流通,所谓“气至则血行,血行则暖生”,所以能抵御外寒。

从现代运动医学角度来看,站桩属于一种低强度、长时间的静力性运动。为了维持半蹲姿势,腿部、腰腹等核心肌群需要持续收缩做功,并改善四肢末梢的微循环,也是手脚温暖、掌心发红的原理所在。

此外,站桩既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又避免了剧烈运动带来的损伤,非常适合冬季室内练习。

两类人尤其适合练站桩

对于两类人来说,练习站桩效果更好:

老年人:帮助增肌

站桩可让肌肉和肌腱保持一定的张力,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壮筋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延年益寿的目的。

站桩不要求任何运动基础,任何年龄层的人都适宜,中老年人晨练时不妨多做。



久坐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长期伏案工作,最好每隔40分钟起身练习站桩,也可以利用接电话、看资料等时间做。

短短几分钟,就能让颈椎和脊椎得到良好的拉伸,血液循环通畅,一蹲一起,肌肉从紧张到松弛,就像做了一次全身的肌肉按摩,有效锻炼腰背肌、股四头肌,有助于保持人体的稳定性和耐力,还能保护膝关节、缓解衰老、塑形健身,提高工作效率。

站桩时呼吸深度加深,有利于肺部健康,是“一举多得”的运动。

怎么“站”性价比更高?

站桩的种类繁多,如抱元桩、大字桩、无极桩等,每种桩法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侧重点。推荐大家练习抱元桩,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且健身效果良好。

抱元桩秉承“道法自然”的理念,按照中医“三调合一”(形、气、神三者协调统一)理论指导,通过特定的站桩姿势,调和气血,扶正养元,从而去除身体的隐疾,使身体由内到外得到滋养;同时注重意念与身体的结合,通过意念引导气血运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基本方法:

  • 两脚并拢,头正颈直,自然站立,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稍宽;



  • 两臂从体侧摆起,掌心向后,五指远伸;



  • 两手向前环抱,仿佛中间有一个膨胀的气球,两膝微弯曲,手与肚脐同高;



  • 保持这个动作,不要僵硬,把注意力放在手心和腹部。

初学者建议每次练5~10分钟,每天1~2次,采用自然呼吸,呼吸要匀慢细长;动作掌握后可采用腹式呼吸,循序渐进地增加练习时间和强度。

  • 站桩练习前后,应避免过饱或过饥,可适当饮用温水。
  • 练习时,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急躁或情绪波动;应选择空气流通、环境安静的地方,避免在风口或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练习;穿着应宽松舒适,避免过紧的衣物束缚身体。

此外,高血压患者练习时应避免过度用力或憋气,严重心脏病患者、孕妇、关节不好的人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急性病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练习站桩。▲

本期编辑:张宇 动作示范:王晓晴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生命时报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