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父母婚姻对孩子的影响——「原生家庭」的力量

发布者: david | 发布时间: 2018-1-19 18:58| 查看数: 1781| 评论数: 0|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人们常常会在无意识间不由自主地重复其成长的模式,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父母的婚姻状况、交往模式及沟通模式,是孩子日后与人相处的模板。



父母婚姻状况优良的,孩子与其他人的相处会更为融洽,也容易与他人建立优秀的亲密关系;而父母婚姻状况不理想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也较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包括朋友关系以及日后的恋爱关系等。

那么,怎样是良好的家庭关系呢?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之间关系融洽,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喜欢向彼此倾吐心中的感受,夫妻间的谈话真诚且专心,在谈话过程中也会打断对方,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他们并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也正视彼此在性格与理念上的矛盾不合之处,但他们能采取宽容开放的心态,相互忠诚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父母深爱着对方。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们能够达成一致,共同为孩子争取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他们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不横加干涉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并为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也同样深爱着他们的孩子。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着丰厚的安全感,孩子学习了解了高质量的互动,知道如何理性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分歧;知道如何独立思考并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父母并不能一辈子都替孩子做决定,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做决定的方法才是受益终生的“授人以渔”,而非受益一时的“授人以鱼”。

然而,在父母关系不理想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案例 A

比如有个女孩子A,她的妈妈是高材生,长相也漂亮,言行举止优雅得体,然而她的爸爸相貌平平,事业上也并没有什么成就,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她和妈妈坐在一起仿佛姐妹花,聊得风声水气,完全没有爸爸什么事,妈妈也经常趾高气扬地指挥、数落爸爸,而爸爸只是默默地不说话。她觉得爸爸有些可怜,但心里也默默下定决心,以后找男朋友坚决不能找爸爸那样的。

后来A也变得和妈妈一样优秀,嫁了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经济状况也很富裕。但有一次她老公投资失败,赔了一大笔钱。她觉得他那个失魂落魄的样子怎么和爸爸当年那么像,“你能不能振作点?!你这样子哪儿像个男人!”她情不自禁地对老公说出了这样的话,与此同时她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妈妈对爸爸那样吗?听到这样的话,对方会多伤心?

案例 B

还有女孩儿B,她的家庭简直是狂风骤雨,爸爸脾气暴躁,妈妈牙尖嘴利,两个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小的时候放了学,她就极不爱回家,在外面游荡或去同学家玩,回去晚了,爸妈也不在意,还是在吵着自己的架。她对朋友们特别好,说到父母时却有一些冷漠。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男朋友,脾气也不好,每次他一凶她,她就不说话,她心想:“我一定不能像爸爸妈妈那样和另一半吵架了。”但男朋友却并没有改变他的坏脾气,于是朋友们常常接到她的电话,说的都是感情中的不顺心……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那么,父母间关系不和谐对孩子具体有哪些影响呢?

1. 孩子易形成不良性格

目睹父母婚姻悲剧的孩子,成人以后往往对爱情和婚姻存在认知偏差,患恐婚症的几率更高。而且由于父母没有在经营婚姻和善待家人方面为子女做出良好的示范,孩子成人以后在面对自己的婚恋时可能会走弯路。

更有一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形成了边缘型人格:难以建立起稳固的自我同一性,从而非常依赖与他人的关系来获得对自己的认同感。在依赖他人的同时又对他人进行猜疑,而且预期自己会被他们抛弃或伤害。通常会冲动、难以控制愤怒情绪。在恋爱中不断因为敏感多疑而争吵不休,分分合合,最终让双方都受到伤害。



2. 孩子易产生负面情绪

夫妻关系差,往往会发生互不信任,经常争吵、讽刺,有的还会有暴力行为出现。这些场面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使孩子感到失去可依恋的对象。特别是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时,其声音和神态都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恐惧、悲伤、无助等产生消极情绪,极其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



3. 孩子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夫妻吵架往往会丧失理智,指责对方的弱点和缺陷,许多不该说的话会脱口而出。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吵架时的神态、语气语调、用语他们都有可能学到。孩子自然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按照父母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也使孩子误以为吵架、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而不能真正学会有效的办法解决冲突。

4. 孩子人际交往易遇障碍

由于孩子爱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孩子会形成自卑、敏感、脆弱和内向的性格,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愉快地相处,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而交往障碍又让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更加孤独无助。



5. 孩子易产生「补偿心理」

夫妻关系失调时,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但其内心仍充满对关注的期待,因此容易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同时也会对真心关心他们的人,产生依恋的情感。孩子渴望长大,以为可以摆脱一切。于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会到家庭之外寻求情感慰藉。

6. 孩子易产生报复心理

夫妻不和时,父母的焦点多在互相双方身上,对孩子的关注自然减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如果经常处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当哭闹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来,比如打人、故意生病等,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成心伤害自己。

孩子除了父母一无所有,父母是他们最可靠的依赖对象。夫妻不和影响孩子一生,对孩子以后人格发展具有不可逆转的作用。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品格、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以及未来的美好前途。但真想让孩子获得这些,良好的夫妻关系是核心基础,是家长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是一份足以让孩子享用一生的礼物。要知道,家庭和睦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