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帐号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首页
首页
论坛
BBS
阅读
口语
新概念
BBC
VOA
网校
家园
Space
工具
排行
Ranklist
问答
视频
Q群
考场
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练习
积分商城
家园商城
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户
英语家园
»
›
门户
›
心情驿站
›
为啥游戏可以让人疯狂,而工作不能?
为啥游戏可以让人疯狂,而工作不能?
发布者:
englishfa
|
发布时间: 2021-1-14 10:47
|
查看数: 86
|
评论数: 0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李顺军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谈了这么多传统管理的问题,下面我们重点探讨面对新时代、新人群组织管理的系统创新方法。
当然,我在此还要声明,我讲的有可能不准确的,因为管理的实践性和边界性实在是太强了,没有任何的管理创举能确保在任何情境都适用或都正确。这里仅供参考,作为管理创新的借鉴,再说也只是管理创新的一种,而管理的创新会有很多种。当然,我可以肯定的是,我讲的都是我在干的,并非只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来谈管理创新。
01
人与游戏
如今让父母最焦虑的事情莫过于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但孩子却对父母认为有用的学习毫无兴趣。孩子可以用搭上未来的勇气去玩游戏,就是不干家长们都认为重要的事情。父母用没收手机、打骂、恐吓等手段来控制孩子玩游戏,最后发现屡屡受挫。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他们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却无解,有几个家长还带着孩子来找我,希望我引导一下孩子。有一个家长带孩子来后,就开始当我面数落孩子不争气,浪费父母的一片苦心,孩子当时就失控地怒吼:“你咋就这么扯呢?我咋就这么想骂你呢?”而同样,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很多年轻员工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上班没精神,这让很多管理者很苦恼。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游戏毫无益处,尤其是今天的网络游戏,他们认为游戏只会让你浪费时间,消耗生命,虚度人生。我们往往用“游戏人生”“玩物丧志”来形容不务正业的人。我们对游戏都有太大的偏见,这源自我们固有的认知以及文化深处对游戏的排斥。各种对游戏偏见性的负面评价,让我们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打篮球是正事——他们不知这也是游戏的一种,而只要孩子玩手游就会破口大骂。
传统的管理者和家长对网络游戏痛恨至极,对游戏公司也愤怒不已。
这些传统的管理者和家长一边在骂着游戏毁人,一边可能就正在打着麻将、斗着地主、扎着金花,他们完全没想到自己玩的也是游戏,只不过今天的年轻人玩的跟他们不一样罢了。我们从小到老,都在玩游戏,从踢毽子、打沙包、打牌到玩各种网络游戏,如魔兽、王者荣耀、英雄联盟……
玩是人的天性,玩也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都在玩游戏,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游戏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以及如何不沉迷于游戏,而不是排斥和否定游戏。
我在前面讲过,90后、00后生长于互联网时代,从小就跟电子游戏接触,可以说电子游戏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与巨大的时代潮流相逆,只会让自己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难民”,不但不利于自己和组织适应时代,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还会成为自己进步和组织进化的障碍。
我们很容易排斥我们认知和经验范围以外的事情,人都是自恋的,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对游戏的排斥和否定,使得我们忽略了它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用游戏化的方式来改造商业、管理、生活。商业、管理、生活,都没有固化的模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实践的智慧或手艺,因此我们应该解放一些束缚,探索各种可能性。
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里提到娱乐软件协会的年度游戏玩家研究报告数据表明:69%的户主玩电脑和视频游戏,97%的青少年玩电脑和视频游戏。他称:“在不久的将来,那些一如既往排斥游戏的人会陷入很不利的位置。那些认为不值得把时间和注意力花在游戏上的人,无法了解如何在社群、企业和个人生活中利用游戏的力量。他们准备不足,无从参与塑造未来。因此,他们会错过一些原本极有把握解决问题、创造新体验以及弥补现实缺陷的机会。”
简·麦戈尼格尔曾在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演讲时称:
现实已经破碎,而我们需要创造游戏来修复它。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逃离学校,去游戏中消耗时间?你看看父母及学校是怎么对待学生的?学校以成绩衡量孩子是重要甚至唯一的准绳,上不完的课外课及做不完的作业,大量的课后作业让孩子喘不过气,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帮着也不容易完成,以至于在我们国内出现妈妈一个人辅导作业是单打,爸妈两个人一起辅导作业就成了双打。
如此破碎不堪的学习环境,哪有热爱学习的可能性?孩子如果没有一个逃离的通道,我想那该多没意思呀!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钩心斗角的团队氛围、高高在上的领导模式、含混不清的工作职责、缺乏认可和激励的管理,这都让员工对工作无感,于是逃入游戏就很正常。
简·麦戈尼格尔在研究吕底亚人后,发现他们在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在面临大饥荒时,发明了一种奇怪的解决饥饿的方法,就是先用一整天来玩游戏,让大家感受不到对食物的渴求,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玩游戏,他们发明了骰子、抓阄儿、球以及其他常见的游戏,就这样他们熬过了18年。简·麦戈尼格尔总结说:“游戏把生活变得可以承受,它让饥饿的人群在无力的环境下生出了力量感、在混乱的环境下生出了秩序感,让他们能够忍受本来完全不足以为生、不适合居住的环境。”
然而,我们今天没有了真正的饥饿,但却极度地精神空虚,对破碎现实的不满越来越严重。“今天,巨大而原始的‘饥渴感’正折磨着我们中的许多人,但它不是对食物的渴求,而是对更多、更好地投入周围世界的渴求。和古代吕底亚人一样,很多玩家已经想出该怎么样利用玩耍的沉迷力量摆脱饥渴感:对更满意工作的饥渴、对强烈族群感的饥渴以及对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饥渴。”
游戏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人人都是玩家,我们应该利用游戏的独特体验来改造破碎的现实,重塑对工作、生活、组织的美好体验,而不是去排斥、抵触、否定。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我们要把这个游戏设计得更好一点,而不是乏味、无趣、枯燥,“游戏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的技艺,它是21世纪的思维和领导方式:玩游戏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遣,它是 21世纪携手工作、实现真正变革的方式”。
02
游戏让人疯狂
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黄铁鹰教授在《海底捞你学不会》里提到他采访海底捞 5店夏鹏飞时,夏鹏飞给他讲了麻将管理学,让他很震撼。“我们四川人都喜欢打麻将,我认为只要拿出一半打麻将的精神,我们各部门的配合就会无缝对接。我以前喜欢打麻将,现在没时间打了,但我经常想打麻将与我们的共同点。”
第一,其实打麻将包含了所有企业成功的精髓。
任何工作都不能一个人单打独斗,要的是集体配合。比如你坐在我对面,你洗牌时,牌掉在我脚下,谁捡?当然是我捡!因为早捡起来,早开局;早开局,我好早赚钱。所以打麻将,不管是谁掉了牌,都会有人尽快捡起来。“但是工作中,你做错了,凭什么我帮你?你弄丢了,肯定你捡,跟我有什么关系?可是海底捞是我们的家,一个人做错了,实际上跟大家都有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打麻将的精神来工作?”
第二,“打麻将的人从来不迟到,说好晚上 8点,可是刚到 7点,3个人就先到了。
剩那个人在路上,这 3个人一顿催,快点来,三缺一,那个人不敢说:急什么,不是 8点吗?结果,平常舍不得打车,马上打个车跑过来,一看表才 7点半。第一句话,肯定是:‘不好意思,迟到了。’为什么说迟到了?因为别人都比他到得早。”
第三,说好的 12点收局,没到 12点,一定有人举手要求加班:
“实在不好意思,今晚输多了,再打一圈吧。”打了一圈就打一圈,你赢了别人输了,不打不好意思。所以,打麻将通宵达旦是常事。而且,第二天很少有人埋怨自己又“加了夜班”。
第四,我发现打麻将的人,从来不会抱怨工作环境。
可是我们现在对生活和工作条件太挑剔,什么宿舍空调太吵呀,洗碗时油太多呀,上班好累呀。你有没有见过打麻将的说房子吊顶太矮、空调不够冷、桌子太脏的?
打麻将的人冬天捂着被子打,夏天光着膀子打;没桌子的把纸箱放倒,放上纸板就是麻将桌,洗脸盆垫上报纸就是凳子,麻将照样打得热火朝天,来一个兄弟说要请下馆子,4个人忙说改天。可是我们工作能做到吗?做不到,但是我们打麻将做到了。
第五,“还有一个我觉得神奇的地方,打麻将用手就能摸出是什么牌。
九万、七万,六条、九条,多小的差别呀,居然能摸出来!为什么?因为打麻将的人用心了,用心学东西就能学进去,大不了慢一点,但是迟早能学会。我真佩服打麻将的人,那真叫用心感受”。想想看,如果我们用一半的心感受工作会怎么样?
第六,最后,我最佩服的就是打麻将的人,只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没有看到打麻将输了钱的人说“哎呀,某某某,跟我打麻将简直是抢钱”?输了钱的只会说:“我点好背。”上洗手间拼命洗手,回来后在点好的人身上摸一把,再用别人的打火机点上一支烟,狠狠抽一口,但永远不会抱怨别人。
麻将就有如此的魅力,何况其他精心设计的游戏?
一款好的游戏,背后是一个顶级团队,有精美的视觉、音效、交互设计,才能让玩家沉浸其中。像英雄联盟这样的世界级游戏,那几乎是世界级高水平的心理学家、视觉专家、音效专家、体验专家合作完成的成果,所以才能让玩家有完美的体验。
我相信只要玩过游戏的人,都体验过游戏带来的一种忘记时间、吃饭、环境,甚至忘掉自己的状态,这种无比投入的状态,被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称为心流。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03
游戏为什么可以让人如此疯狂
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里说:“抛开类型的差异和复杂的技术,所有的游戏都有 4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
第一,目标明确,指的是玩家努力达成的具体结果。
任何一款游戏,都会有它所追求的目标,要么是分数,要么是打败对手,要么是拯救一个世界。大家在开始玩游戏时,都知道自己想要啥,很明确且很确定,这样大家就会为了实现明确的目标为之“奋斗”。就如同斗地主一样,你只要开始玩,你就知道自己是为了“赢”。
第二,规则清晰,即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作出限制。
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么做才能存活更久、在什么情况会面临死亡都有明确的界定,不遵守规则,游戏肯定很快就会结束,规则“推动玩家去探索未知的可能空间,释放玩家的创造力和策略性思维”。
而规则,也给大家公平的平台,让玩家感觉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创造的成果。当我们坐下来打麻将时,首先大家一起决定到底是打北京麻将还是四川麻将,几乎玩任何游戏都会先确定一下规则。如果没有规则,任何游戏也玩不下去,不打起来才怪。
第三,及时反馈,即告诉玩家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
游戏会通过积分、点数、排名、级别、进度等来给你及时的反馈,让你知道自己离目标的距离以及现在的能力状态,让你可以及时调整以达成目标,并给予面对挑战时也能继续玩下去的动力,不会给你迷茫和无望的感觉。
第四,自愿参与,即玩游戏的人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
游戏是相对民主的,没有任何一种游戏是强制大家参加的,大家可以自愿参加或退出。
我们很多 80年前后的人,小时候玩线下的小游戏时,大家都会问别人玩不玩,而不说你来玩你就必须遵守强制性规定。这种自愿参与的状态,能让玩家在面临高压挑战时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压抑的状态下创造奇迹,因此有人断定金字塔不完全是由一群奴隶建造的。
这4个决定性的游戏特征,让我们能沉浸在游戏中,产生幸福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而且这种高强度的智力游戏还会给人一种自豪感。这就是游戏让人疯狂的原因所在。我想,讲到这里,大家应该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什么。游戏并非像我们想的那样糟糕、那样负面,游戏中存在的很多规则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我们是否可以从游戏中找到一些可供借鉴的管理规则呢?
04
游戏化管理
为什么游戏可以让人疯狂而工作不能呢?
前面提到的管理“靠悟”的现状,导致工作是模糊的,多问会挨批,不问干错也会挨批。关键是领导朝令夕改,自己制定规则而自己又破坏规则,许多组织常见的糟糕状态是没有规则或规则混乱不堪。
“干好干坏一个样”,管理者认为你干得好是应该的,加上很多管理者本来就不善于去肯定别人,批评、否定成为常态,而认可、鼓掌成为稀奇;管理者凭心情,心情好的时候还能表扬你一下,说一些“你不错”之类的言语,心情不好时你干得再好也会被视而不见。
传统管理的控制思想,让我们成为组织的“奴隶”,什么“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等成为传统组织常见的话语。员工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其想法和愿望很难被重视。
这些管理现状,就对应着目标不明确、规则不清晰、反馈不及时、被动工作。管理者糊里糊涂地管,员工糊里糊涂地干,看似都在忙,但却不出成效,因为大家都不专心,没有认真度、投入度和热情度。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游戏来重塑组织,重塑我们的管理呢?
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的第一部分就指出:
游戏化,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因为它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和构建美好的现实社会。我想,游戏化也是管理的趋势,我们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建设组织能力,点燃团队热情,让工作更有趣。
最新评论
今日英文热帖
谁来教父母成为合格父母?家庭教育法草案来
笑哭!看完这些神逻辑漫画,整个人都神清气
黄河生态调水 Yellow River diversions to
英语家园网校课程表2021-01-24
【每日一句英语】2021-01-24
面部美容
“别提了”用英语怎么说?
多名法国军人撞击爆炸装置丧生
slow≠"慢",you’re so slow≠”你怎么这
炒股基础:如何看懂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day
别用恶意去揣测世界的爱心
美国大学被控贩卖人口
特朗普发表告别演讲,对任期内成就感到自豪
美探测器从小行星采样
美疾控中心重新定义疫情期间的"密切接触者
小众但好听的《Never Is Enough》,旋律和
北京开放首条城市马道
今日中文热帖
拜登走进英灵殿
2021年中国经济10大判断
那个吃外卖等死的昆明老人,揭开了人到晚年
没有规矩的家庭,比没钱更可怕
知乎高赞:为什么许多人宁愿月薪5、6千,也
【夜读】能掌控情绪,才能掌控人生
修心(深度好文)
对待父母的态度,是世上最厉害的算命
韩国“孕妇指南”曝光后,3000万妻子哭了:
路遥的三句话,迷茫时拿出来读一读
聪明人,一辈子三不问
一个铁皮糖盒里,装着这对夫妻的毕生心愿
大一学生一拳打碎玻璃背老人冲出火海!煤气
德鲁克最经典长文:你必须成为自己的CEO
华春莹披露一个惊人数字
小周同志,可找到你啦!
什么是认知?认知的内涵、作用、局限和代价
一朝一夕一瞬间,一来一去一人生
用微信扫一扫
互动赢积分
Copyright © 2005-
英语家园
(https://www.enfamily.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1-1-24 04:28
鄂ICP备14004765号-2
Sitemap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7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