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觉醒,是停止向外找救赎

发布者: scarecrow | 发布时间: 2025-11-12 22:54| 查看数: 2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1985年,拉斯洛31岁,发表了作品《撒旦探戈》,出道即巅峰,这本书一出版,就是匈牙利文坛的一座巅峰。

此后,他专心创作,佳作频出,斩获各种奖项,并于20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作家荣耀的巅峰。

在《撒旦探戈》里,拉斯洛写了生命的虚妄,写了人类的孤独,他也写了人的变异和绝望,人们成为希望的囚徒,被困在时间里,堕落,腐烂。

他说:

“我们以为自己生活在有希望的人间,哪知人间在魔鬼的陷阱里;

我们以为自己长脚就有可能逃离,哪知道自己是粘在蛛网上的米蛾。”

人类的历史就是周而复始,永难逃脱魔鬼的怪圈。

拉斯洛写的是绝望,可是读完之后,我们却应该生出一点力量,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反思。

这就是阅读的意义,给自己的生活,注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拉斯洛视卡夫卡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他说:

“我没在读卡夫卡时,我在思考他。我没在思考他时,我想念他。想念一会儿后我就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继续读”。

和卡夫卡一样,拉斯洛也曾在大学进修法学,准备子承父业,可是他的灵魂的渴望却是写作。

大学毕业后,抱着用文化拯救贫困的梦想,来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做起了图书管理员。

他开设读书课,给孩子们讲书中的故事,教孩子们阅读,给他们的心灵种下阳光,他还邀请城里的作家来做讲座,在其他人眼里,拉斯洛是一个奇特的怪人。

因为拉斯洛,这个死寂的小镇,有了一点生机。

可是,这点生机在一场大火之中,也熄灭了。

图书馆毁于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所有书籍付之一炬,拉斯洛这个图书馆管理员也离开了小镇。

小镇重回往日的寂静。

此后,拉斯洛也开启了自己的作家生涯,并用几年时间,创作了《撒旦探戈》。

故事发生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也曾红火过一阵,但农业合作社废弃后,大多数居民都陆续逃走了。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们要去别的地方谋生。

可是,还有一群人,无处可逃,他们留在故乡,麻木、猥琐、愚蠢地活着。

他们想要逃离,却一次次困在原地,要么因为没钱,要么因为其他,他们想要活着,却终于只剩下麻木。

这本书很难读,书中没有分段,又是随处都夹杂着的绝望,绝望之后偶尔升起的一点希望,像陷阱。




十月末的一个清晨,村子荒凉腐败,冷酷无情的秋雨即将降临。

弗塔基被一阵钟声惊醒,可这钟声,绝不是远处的破败的小教堂传来的,小教堂不仅没有钟,就连钟楼,都早已在战争时期倒塌了。

更何况,这钟声不像远处传来的,而像近处飘来的。

弗塔基起来,试图探明这声音的来源,他推开窗户,探出身子,清冽、潮冷的空气袭来。

他凝神听着,可是什么也没有,只剩下荒凉的寂静。

他朝侧面扭过头去,望了望村子东边的几栋废弃建筑物,那里也曾红红火火。

他想:我不必做出最后的决定,绝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可是,他的行动更加诚实,他重新钻回被窝,却惊讶于这突如其来的寂静。

一切都静止不动,连他自己,也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失望好像笼罩着一切,钟声突然又响了一声,然后又归于沉寂。

“我最迟必须明天出发。”

然后,看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他自言自语:

“我必须下定决心,今天晚上就走。”

在他旁边沉睡的施密特妇人也醒来,突然,屋外的门被推开,弗塔基紧张地坐起来,他不想被施密特捉奸在床,他想逃。

可是,他毕竟老了。

而去而复返的施密特,只是为了回来带着钱逃跑,原来,在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村庄里,每个人都心怀鬼胎。

在这里,通奸,谎言,欺骗,阴谋,笼罩着这里,滋生出一种浓浓的绝望味道。

人一旦被绝望笼罩,心底的黑暗就会吞噬生命。




留在村里的人,有校长,有无处可去的医生,还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

夜色深沉,弗塔基沉浸在对遥远的地方的幻想里,一时之间,竟回不到现实之中。

他想,也许可以到一家巧克力工厂找一份工作,到一所学校当门房。

他想:

我会努力地忘掉一切,只在每天晚上打一盆热水泡脚;我什么也不做,只看这该死的生活如何流逝。

漫长的秋雨开始落下,由小到大,弗塔基在玻璃窗上看到一个模糊的形状,这个形状渐渐变得清晰,变成一张人脸。

可是,弗塔基却一下子弄不清这是谁的脸,直到一双惊恐的眼睛清晰可辨,他才看到这是自己疲惫不堪的模样。

他看清了,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他知道,时间将冲刷掉他的面孔,而那张面孔里,折射出某种宏大、辽远的贫困。

“我们又能去哪里?”

一切都乱七八糟的,但弗塔基平静地明白了,他不仅不能,而且根本就不想离开这里。

因为在这里,他还可以蜷缩在习以为常的风景的阴影里,但在外边,在村子外边,谁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对未知感到恐惧,所以宁愿腐烂在熟悉的环境和生活里。

所有人,大概都这样想着。

他们不仅不能离开,而且压根就不想离开。

他的幻想还在继续,也许,村庄将会获得重生。

他们渴望救主带他们脱离苦难。

可是,唯有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主。

然而,可悲的是,他们自己早已放弃了自己。




破败的村子,破败的希望,所有人都在等待救主。

可是,长久的等待,让他们早已不耐烦,他们怀疑,失望,却又只能重新渴望。

时间,显得毫无意义,残忍而无情。

“而外面那块表,度量的根本就不是时间,而是无可奈何的永恒现实,我们跟它之间的关系不过就像树枝跟雨水之间的关系:在它面前我们束手无策。”

无所事事的骗子伊利米阿什和裴特利纳从被警察抓走后又放出来,他们直奔小村。

裴特利纳觉得,村里的人也许早就走了,也许早就没人了。

可伊利米阿什却坚信,他们一直在那里,总是在等待,顽强,坚忍地等待着。

他说:

他们是失掉了主子的奴隶,但并不能脱离所谓的骄傲、尊严与勇敢活着。

这些东西支撑着他们的灵魂,即便他们在愚笨的大脑深处感觉到,这一切品质并不属于他们自己,他们之所以这样,只不过是喜欢活在它们的阴影里罢了。

他们回到村子,却被当成“救主”。

然而,就是他们相信的救主,会将他们带入更深的深渊。

事实上,就算没有别的深渊,他们也是自己的深渊。

在这个深渊里,一切都按照往日的习惯运行着,充满腐烂和死亡的气味。

自从有消息传来说,有两位死而复生的先知,将要回来拯救他们,他们就已经放弃了自己。

他们欣喜若狂地等待着,就连逃跑都懒得逃跑了,男人们跑到小酒馆,吞云吐雾,唱响着先知为他们送来财富。

女人们聚在一起,盼着先知带领她们脱离苦海,而她们自己生活堕落。

他们越是如此不作为,村子越是腐败堕落,越是荒芜不堪。

他们的人生,在等待之中,渐渐死去,死亡的味道清晰可闻。




在这个小村里,唯一比较正常的就是还是孩子的小艾什蒂。

生病的小艾什蒂睁开眼睛,她感到头疼,皮肤烧得滚烫,四肢沉重。

她不想两眼一抹黑地在要命的抱怨与无聊之间,在放荡与愤怒之间,盲目地踟蹰。

她害怕这样活着,所以她知道,她不能失去哥哥商尼,因为他了解这个世界的狂傲、疯癫、矛盾。

因此,即便她很害怕,却也必须做点什么,她必须行动起来。

商尼曾说:

“人们把一切都弄得乱七八糟的,但是我们两个知道,该如何在这里恢复秩序。”

小艾什蒂想冲出黑暗,想逃离这令人压抑的死寂,而她崇拜的哥哥,却是在骗她。

她拖着高烧的身体,走出去。

这是一种决心,这是一种反抗,即便失败,也比从不反抗的人更令人尊敬。

而其他人,还在等他们的救主。

他们相信,只要死而复活的先知到来,就能结束他们多年的令人压抑的贫苦。

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等待,再等待。

在这里,唯一不需要的,就是自己去反抗,就是自己去行动。

终于,伊利米阿什和裴特利纳来了。

他们的到来,像一阵飓风,吹散了村子的死寂。

伊利米阿什在酒馆发表演说,他的话像疯狂的钟声不断敲响,令所有人惊恐万分。

他谈论着小艾什蒂的死亡,他说:

宿命,一语中的,但是,宿命怎么可能会出于巧合?……既然是宿命,那就意味着不可避免,既然不可避免,我们还有什么事故可谈?

男人们木讷地望着伊利米阿什,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

伊利米阿什的话,不断强化了他们身上的负罪感,也让他们更加相信这死而复生的先知。

而先知告诉他们:

请你们相信我说的话,气数已尽,有各种迹象向你们表明,一个无可更改的判决正在慢慢地执行……

而你们,我的朋友们,你们窝在这里等待毁灭,远离所有的生活……

你们的计划一次次失败,你们的梦想无情地破灭,你们相信某种永远不可能发生的奇迹,你们希望有一位能引导你们离开这里的救世主……

然而你们知道,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相信,没有什么可以希望。

最后,他问所有人:

宿命笼罩着这座农庄,你们为什么不敢做些什么呢?

他还说:

这种卑贱、胆怯、浅薄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为这种无能是有罪的无能,这种懦弱是有罪的懦弱,这种胆怯是有罪的胆怯。

我们不仅可以对别人做出无可挽救的事情,也可以对我们自己!这种胆怯会对你们自己犯下各种罪恶。

每个人都是他人生的第一责任人。

不能负起自己人生的责任的人,一辈子也不能真正走进自己。




伊利米阿什的话,让村里人惊恐地缩成一团,女人们像赎罪似的吸收他的话。

而伊利米阿什却开始说出他的想法,他要跟几个人一起建立一座岛屿,在这座岛屿上,人们不会再遭受任何伤害,不会再有剥削,大家相互友爱,丰衣足食。

这就是天堂。

所有村民都变得兴奋起来,殊不知,这一切只是为了掏空他们口袋里的钱财。

可是他们的热血已经被鼓动,他们拿出自己的钱财,以为自己是在参与建造天堂。

伊利米阿什离开后,村子像疯了一样,所有人都疯了一样,他们癫狂,发疯,疯狂地毁坏村子。

所有人都在收拾东西,准备远离。

可是,没有一个人发出出发的指令,每个人都等着其他人开口,大家都一声不吭地等着。

当他们终于离开,有人说:

这些年的生活,真他妈可悲。我们终于成功了,不管怎样,我们终于成功了。

他们充满激情,走在路上。

不管怎样,他们死寂的生活里,燃起了希望,即便这希望会将他们带进更深的深渊,但他们毕竟行动起来了。

过了许久,才有人说:

我有种预感,他们把我们给骗了。

根本就没有天堂,只有一个荒凉的废墟:

所有的流氓无赖都从天而降,祸害这个本来就很悲惨的世界!

施密特颤抖着说:

一年里我们可怜巴巴地精打细算!结果一分钱都没有留下来!我又变得身无分文了!

就在他们怀疑被骗的时候,伊利米阿什再次出现,他脸不红气不喘地说:

我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你们,已经三天三夜没睡觉了,在大雨里走了好几个小时,一场暴雨接着另一场暴雨,一路上克服了重重阻碍。

他的出现,让这些原本丧失希望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重新有了激情,觉得自身的存在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

人若内在没有力量,就只能被外在的东西所鼓动。

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抵抗外在观念入侵的能力。




伊利米阿什虽是骗子,却也实实在在搅动了村民的死寂的生活。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在希望里跳动,觉得自己终于逃脱了困住自己的猪圈。

可是,生活像一种循环,即便离开了,也只是换了一个环境,日子好像都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像一个圆圈,形成了闭环。

在小说最后,农庄里只有医生一个人,拉斯洛说:

不存在任何一条小径可以让人死而复活,因为一个人在那个时候就连这个事实也将会明白,自己的整个一生都命中注定要被骗子操纵,他们事先早就在纸牌上做好了记号,最终不仅收缴掉他最后的武器,还剥夺了他有朝一日能够找到归途的希望。

最后,依然有人在心底说:

我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我绝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然而,他重新钻进被窝,将头枕在胳膊下。

一切全都静止不动,连他自己也一动不动地躺着,直到周围的一切,又开始喋喋不休的对话。

有人问拉斯洛:

伊利米阿什是一个带来希望的骗子,把全村人引向了虚无之地。

你是否认为,一切关于人类的集体设想,包括乌托邦的、社会形态的,全都是一场甜蜜的骗局呢?

拉斯洛说:

人们不需要先知,人们需要的是伪先知——在小说《撒旦探戈》和同名电影里,通过伊利米阿什讲述的都是这一事实。

谈到《撒旦探戈》,拉斯洛也说,对于不幸的人来说,这是悲剧,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自己的生活。

他还说,同时也是喜剧,同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自己的生活。

确实,一个不知道怎么应对自己的生活的人,他的生活,很容易被外界鼓动,对于生活的苦难和困难,他总是看到客观的阻碍,却也总是忽视主体的力量。

人生就是这样,过于强调客观困难的时候,对主体力量也是一种抹杀。

写到这里,想到《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句话:

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但还应该再加一条,唯有行动,希望才能变成现实,在人类与魔鬼斗争的战争中,尽管人类总是失败,但也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总不能因为失败了太多次,就丧失了勇气和希望。

作者 | 不有趣灵魂,来源:至书(ID:Gosoul421)

主播 | 云湾,暖心宝哥,每晚用声音伴你入眠。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