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运动前后老做错这1步,难怪肌肉、关节总是不舒服!快看看你中了几条

发布者: scarecrow | 发布时间: 2025-11-12 22:43| 查看数: 12| 评论数: 0|



今天想提醒大家一件事:你习以为常的“拉伸动作”,可能一直在给你“挖坑”。

无论是在公园、球场,或是健身房里,都经常能看到“错误拉伸”的人。而在物理治疗门诊中,这两类情形很常见:

  • 有些朋友长期坚持拉伸,却因方法不当,引发了关节不适;
  • 有些朋友偶尔踢踢球、打打球,却在上场前把自己“拉伤”。

事实上,正确拉伸能在运动前激活肌肉、提升神经对肌肉的募集速度;在运动后促进肌肉的放松和恢复。

但错误的拉伸方式,或许能带来一时的“爽感”与“满足”,却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以下四个拉伸误区,看看中了几个?

误区一:腰椎代偿换取“拉伸幅度”

追求更大的拉伸幅度是许多人的目标,但若以牺牲动作品质为代价,则得不偿失。

拉伸腿部,导致腰疼



什么是腰椎代偿呢?以上图中“俯身拉伸腘绳肌”为例,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弓着背,核心没收紧、脊柱未处于中立位。

这么做,所有的应力都会集中于——最灵活又最脆弱的腰椎

长期这么做,极易导致腰椎小关节紊乱、关节压力过大、肌肉僵硬等问题,每一条都是能引发腰痛的原因。



腰椎小关节:每一节腰椎后方的小突起,它们相互“咬合”,把腰椎连接起来。

怎么改善/避免?

进行任何涉及躯干的拉伸时,首先要做好这一步:激活核心肌群。可以想象:腹部微微内收,保持肋骨下沉,从而让脊柱始终处于稳定、中立的位置。

收紧核心示意图



我们拉伸的目标是:让目标肌肉产生牵拉感,而非让关节出现挤压感。




弓着腰做腘绳肌拉伸,腰椎承受压力;

正确示范:保持腰背挺直、核心收紧,从髋部开始折叠,充分伸展大腿后侧。

误区二:单侧拉伸时,对侧被带跑



对侧身体的移动,相当于“抄了近道”,缩短了本应被拉长的肌肉路径,使得目标肌肉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伸展。感觉做了一个拉伸,但实际上只是活动了一下关节。

颈部侧屈拉伸

错误示范VS正确示范




错误示范:拉伸左侧斜角肌和上斜方肌,将头向右歪时,右肩不自觉地耸起,甚至整个身体都向左侧倒。

正确示范:拉伸左侧时,有意识地将右侧固定。头向右歪的同时,左肩应主动地、有控制地向地面方向下沉(或将左手垫于臀下),瞬间增强颈侧的拉伸感。

误区三:以“痛”为目标,导致暴力拉扯与憋气

“No pain, no gain”(没有疼痛就没有收获)的励志哲学,在拉伸领域是完全错误的。拉伸不是角力,剧烈的疼痛是身体发出的“停止”信号,不是“Nice/Bravo”的信号。

暴力拉扯

暴力拉扯会激活人体的牵张反射——当肌肉被过快、过猛地拉长时,神经系统会指令其收缩以自我保护,这与拉伸目的正好相反。

这么做还容易导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出现微损伤。比如,上场踢足球前,不少朋友都会做“压脚背”的拉伸。如果力道太猛,跟腱还没准备好时,就被急剧牵扯,可能会造成跟腱损伤。

憋气

憋气则会升高体内压力,阻碍血液循环,加剧身体紧张。追求痛感、大幅度拉伸时,往往很容易憋气。

怎么改善/避免?

遵循 “微酸微胀,而非锐痛” 的原则。将拉伸感控制在7-8分(满分10分为剧痛)。

同时,配合自然呼吸,或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呼气时可以稍稍增加一点幅度,因为此时肌肉更易于放松和延展。




错误示范:憋了一口气,猛地往前拉,由于胸大肌紧张,肩关节出现锐痛;

正确示范:核心收紧,自然呼吸,吸气时保持稳定;呼气时,稍稍增加身体前倾幅度,让胸大肌自然延展,胸部前侧有拉伸感即可。

误区四:动态、静态不分,就爱弹振拉伸

这一误区常源于大家早年间的体育课习惯,是时候该更新了。



这种“弹振式拉伸”(或称振动式拉伸),即在接近极限拉伸点时,加入微小抖动或弹动,效果差且风险高。

一篇发表于《运动医学物理治疗杂志》的综述指出,与静态拉伸相比,弹振式拉伸在改善柔韧性方面并无优势,且因其快速、不可控的特性,显著增加肌肉拉伤的风险[1]。

正确做法:明确动态与静态拉伸的应用场景。

1 . 运动前:首选动态拉伸

动态拉伸是指主动、有控制地让关节和肌肉在其活动范围内进行运动

动态拉伸的目的:

  • 提高心率;
  • 增加肌肉血流与温度;
  • 激活神经系统,有助于肌肉的募集;
  • 提升关节灵活性,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生理准备;
  • 模拟运动中的动作模式。




腘绳肌动态前扫拉伸:

  • 起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核心收紧;
  • 两腿交错:一条腿往前迈出一小步,另一条腿膝盖微微弯曲;
  • 俯身拉伸:俯身时,以髋部为轴,上身保持平直并往前倾,前腿膝盖可微微弯曲,双手在身体两侧,顺着小腿画弧。
  • 切换对侧:起身回到起始姿势,交替另一条腿,保持动作连贯。

股四头肌动态拉伸:

  • 起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核心收紧,可在墙边/护栏旁(有支撑物)进行;
  • 抬腿伸手:弯曲左腿膝盖,左手抓住左腿脚踝,右手顺势抬高;
  • 短暂停顿:停顿1-2秒,感受大腿前侧牵拉感;
  • 切换对侧:放下脚回到起始姿势,交替另一条腿,保持动作连贯。

2 .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

将某个拉伸姿势保持20-30秒,感受肌肉的持续、轻微伸展。

通过伸展肌肉,向神经系统传递“让肌肉减少收缩”的信号,缓解运动后肌肉僵硬,促进恢复,长期坚持可改善柔韧性。

总结

拉伸,本质上是一种身体训练,其价值在于提升功能性健康,而非追求具有表演性的幅度。

真正有效的拉伸,强调:精准的肌肉目标、稳定的核心控制、充分的呼吸配合,以及对身体信号的尊重。

正确拉伸要点回顾:

1、运动前首选动态拉伸,运动后则静态拉伸;

2、涉及躯干的拉伸动作,先激活核心(想象腹部微微向内收,保持肋骨下沉);

3、拉伸过程中,保持自然呼吸或深呼吸,每次呼气时,可稍稍增加拉伸幅度;

4、让目标肌肉产生牵拉感即可,注意别让关节出现挤压感。

5、追求微酸微胀,而非锐痛。

摒弃过时且危险的误区,采纳基于证据的科学方法,能让拉伸从一项“例行公事”,转变为促进运动表现、预防损伤和加速恢复的强大工具。

转发给你身边那个“例行公事”的朋友



审稿专家 王炜屹

卓正物理治疗师

香港中文大学骨关节医学及康复硕士

参考文献

[1]Page P. (2012). Current concepts in muscle stretching for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7(1), 109–119.

内容编辑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