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冬天最应该做的 1 个小动作,能有效抗抑郁、焦虑、疼痛!

发布者: scarecrow | 发布时间: 2025-11-12 09:48| 查看数: 36| 评论数: 0|

那就是,与亲近之人/动物/物品之间的——

贴贴

(比如:拥抱、握手、击掌、碰拳、拍拍肩……)



图源:giphy.com

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种感觉——

办公室看到关系好的搭子,老远就想冲过去,给 TA 一个大大的拥抱, or 握握手,拍拍肩,or 友好地给 TA 一拳;

在家路过猫狗身边,冷不丁就是一个抱起来狂吸;

和爱人走在路上习惯性的手牵手,或者抱着对方的肩膀;

出去玩,无论是树木花草,还是石器雕像,也都忍不住用手或身体去感受一下。




图源:giphy.com

尤其这两天,托气温下降的福,家里的动物都来主动贴贴,更是一种久违的温情油然而生。



图源:pintrest

喜欢这些「贴贴」的朋友,请继续「能贴多贴」!

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解压方式,更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疼痛、孤独。

从小到大,我们都渴望一种熟悉的安慰:有人拍拍肩、抱一抱,或者猫猫狗狗轻轻靠近。这些看似微小的「贴贴」时刻,往往比语言更能带来安全感与亲密感。

这种对触碰的渴望,不仅是心理上的诉求,还是一种写进我们身体里的本能反应。

「贴贴」,一种复杂又精细的感官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对「触摸」的情感反应,来自一个古老而强大的感官系统——触觉系统。

「触觉」是人类最早发育的感官。早在母体中,胎儿就开始通过皮肤感知世界;出生后,婴儿通过肌肤接触获得安全感[3]。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不仅屏障着外部环境,更是感受和传递触摸的第一前哨。

触摸和被触摸,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联结方式。



在神经科学上,触觉系统就像一张遍布全身的感觉大网。

神经元分布在全身,它们的纤维像触手一样深入皮肤和内脏,末端形成各种感应装置,用来感知压力、滑动、震动、温度等不同刺激[1]。

要知道,我们的皮肤藏着至少 18 种以上的「触觉神经元」——每种都负责传递不同的信息:

● 有的负责感知纹理(梅克尔细胞 ):它们在嘴唇和指尖分布最密,能帮我们感知物体的形状、纹理和质地。[4]

● 有的能感知细微滑动(迈斯纳小体):多分布于手指和手掌,专门感知轻微触碰和震动,比如手机震动、衣服摩擦,或东西快掉下来的瞬间。[5]



图源:giphy.com

● 有的能察觉地面震动和音乐共振(帕奇尼小体):集中分布在指尖、关节、骨膜等部位,能感知「高频震动(可达 1000 赫兹)」和压力变化。如火车轰鸣、大提琴共鸣,甚至暴雨敲打地面的节奏。[6][1]

● 还有的专管「温柔触碰」和性唤起(克劳斯小体):分布在生殖器、嘴唇、舌头、乳头、肛门等敏感区域。一个冷知识:神经科学家金蒂(David Ginty)[3]指出,克劳泽小体对 40~80 赫兹的震动最敏感——而这,正是许多震动类性玩具的常用频率范围。[7][1]



触觉感受器的景观:每种类型的触觉神经元都能检测特定的感觉,

例如振动或温度;它们共同产生了我们复杂的触觉体验。[1]

正是因为这些复杂而精细的系统,我们才能通过「触碰」感知世界。



图源:giphy.com

「贴贴」,一种被严重低估的

身体与情绪开关

以较大面积的身体接触——拥抱来举例:拥抱能释放「催产素」、降低压力激素;而接触面积次之的抚摸则能稳定情绪、强化亲密关系。[2]

其它类型的「贴贴」好处也不少。

2024 年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2]的一项系统综述整合了 212 项研究,发现规律性的身体接触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激素、缓解负面情绪、促进健康,适用于成年人和新生儿,尤其在以下方面帮助明显:

● 缓解成人的身体疼痛

● 减轻抑郁情绪

● 降低焦虑水平(包括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 帮助新生儿调节压力反应,降低皮质醇水平

● 促进新生儿体重增长

研究还指出:触摸频率越高,益处越大!



图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此外,研究发现,触摸头部比触摸手臂或躯干带来更强的身心益处,不仅更安抚情绪,对身体健康也更有帮助。而手臂触摸更偏向生理层面。



图源:站酷海洛

甚至动物也一样受益,和人一样,适当「贴贴」就能身心俱佳[2],研究者观察了人和动物的贴贴行为:猴子、猫、羔羊和鱼,发现——



图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贴贴的好处太多了,可真正让人感受到它价值的,往往是在失去之后。长期缺少这种肌肤的连接,情绪会变钝,身体也会变得有点「冷冰冰」。

研究发现,长期缺乏身体接触会影响压力调节、激素分泌、免疫功能,甚至诱发焦虑、抑郁和孤独感。[9]

过去几年,「无接触」成了很多人社交常态:远程办公、不拥抱、不打招呼、不碰触。

尤其在高风险群体(老年人、独居者、青少年)中,「触觉匮乏」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双重衰退。[10]。

生理学上,缺乏身体接触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加重慢性炎症、甚至让你更容易「情绪隔离」。[11]



图源:站酷海洛

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需要的不是更多蓝光屏幕,而是「真实的触感回路」。人类不是为孤立设计的动物,哪怕只是牵个手、拍拍背,都有好处。

天冷了,请主动「补贴贴」

天冷了,不如顺着这股贴贴的冲动,把你那些本来就想做的小动作,做得更满一点。

1 )和人贴贴:

办公室遇到搭子,不用忍着,真的可以冲上去拍拍肩、来个击掌或者给个大大的拥抱;

和爱人路上走着,不如多牵一会手,或者干脆整个人贴上去;

2 )和物贴贴:

换上更柔软的睡衣、更厚实的被子、抱着毛绒玩具窝一晚上;

冬天的猫狗,已经主动贴过来了,你要做的,就是让它贴地更舒服;

揉个面团、捏个陶土、摸一把草,也是重建身体感知的路径

3 )和自己贴贴:

每天花一点时间,做个身体扫描冥想,或者用按摩仪放松一下紧绷的肩颈;

你也可以贴着热水袋躺一会,找回和自己的连接。

睡前抱一抱自己,但当你真的双手环绕自己时,会生出一种温柔的确定感——原来我也是值得被好好对待的。

秋冬天的寒冷,我们无法改变,但可以用一点「触感」让它柔软下来。

别让生活只剩下冰冷的屏幕,去触摸一束花、一棵树、一只猫、一个人吧。

「一次贴贴」,真的胜过千言万语。

评论区发一张今天的「贴贴」图吧~



图源:《我丈夫得了抑郁症》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Touch, Our Most Complex Sense, Is a Landscape of Cellular Sensors | Quanta Magazine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4-01841-8

[3]https://www.gintylab.hms.harvard.edu/

[4]Merkel Cells Are Multimodal Sensory Cells: A Review of Study Methods - PMC

[5]Histology, Meissner Corpuscle - StatPearls - NCBI Bookshelf

[6]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os.191439?utm_

[7]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528-4?utm_source

[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7642304_Tactile_Communication_Cooperation_and_Performance_An_Ethological_Study_of_the_NBA

[9]Social touch deprivation during COVID-19: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craving interpersonal touch - PMC

[10]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9288769_Touch_for_socioemotional_and_physical_well-being_A_review

[11]The importance of touch in development - PMC

策划制作

策划:pheobe | 监制:Feidi

插图:见图注 |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丁香医生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