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不管有钱没钱,这4个方面要对娃大方些,否则孩子容易一生自卑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5-2-12 22:37| 查看数: 87| 评论数: 0|

不懂“富养”的内核,教育也是无效的。

真正成为孩子内心的依靠,他们便有勇气踏平坎坷、收获幸福。

作者 | 憨憨爸

来源 | 憨爸的笔记本(ID:gh_8c4b45563828)

前几天,和一位教育行业的前辈闲聊,他讲了一件事:

有个企业老板打拼大半辈子,资产雄厚,但儿子没按期望成长起来,他就把心思全放在孙子身上,盼着孙子能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但孙子刚上初中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对什么都没兴趣,学习不好,没有爱好,这老板到处找人想办法,最后找到前辈求助。

前辈当时回了一句:“你现在,最要紧的是顾好自己的身体,多关心孩子的内心。”

我赶紧追问原因,前辈说:

“他习惯用钱摆平一切,衡量人的价值只看钱,遇到孩子的问题,还想用老一套,肯定行不通。”

听完这事,我突然悟了:现在的家长一门心思给孩子攒家底,总觉得把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能顺风顺水。却没意识到,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来的。

在某些方面,孩子往往是缺乏的。无论家庭条件如何,我们都应该对孩子慷慨一些,否则可能会让他陷入自卑的阴影,影响一生的发展。




精神鼓励要给足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无比赞同,孩子成长就像小树苗盼着阳光雨露,特别需要外界认可来扎根自信,但好多家长都不舍得夸孩子。

我邻居家孩子期末考试进步很大,拿着95分的卷子回家,本以为能得到爸妈的拥抱和赞扬。

结果他爸一看分数,眉头一皱:“你看那谁家孩子,回回满分,你丢的5分咋回事?”

孩子的兴奋劲“嗖” 地一下没了,时间长了,再怎么努力,心里都觉得自己不行,自卑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长起来了。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哪怕有一点进步,都值得好好夸夸。

比如孩子主动整理自己乱糟的书桌,要及时说:“你这动手能力超强呀,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爸爸看着就开心!”

就这么几句,孩子的眼睛就会变亮,后面干什么都更带劲,因为他知道自己被认可,有价值,面对困难也敢往前冲。




陪伴时间别吝啬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提到:“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现在生活节奏快,好多家长忙工作,觉得给孩子买名牌、报辅导班,物质管够就行。

我一同事,孩子从小就自己待着,课余时间不是抱着平板玩游戏,就是被送去各种特长班。孩子上高中有一回跟同事说:“妈,我同学写作业,爸妈都陪着,我也想让你陪我会儿。”

同事一听赶忙说:“行,妈陪你,你想让妈坐旁边看书,还是帮你检查作业?” 孩子沉默一会儿,轻声说:“算了,我习惯一个人了,你在旁边我怕分心,你忙吧,知道你愿意陪我,我就知足了。”

其实,孩子再大再独立,内心总有个柔软角落渴望父母温暖。

周末休息,尽量带孩子去郊外走走,看看蓝天白云;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围坐一起读本有趣的书,分享感受;或者假日一起进厨房,动手做顿大餐,边做边聊。

这些日常陪伴,看似简单,却能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孩子内心,让他安全感满满,远离自卑。




挫折教育要大方

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孩子成长路上,挫折就像影子,甩不掉。要是家长总当 “保护伞”,孩子一遇到点困难,就跟天塌了似的,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我儿子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他精心准备,结果上台一紧张,忘词了,下来哭得稀里哗啦。

我要是只说 “没事儿,别哭了”,她下次准还慌。我就跟她一起分析,为啥忘词,是准备不充分,还是太紧张,告诉她失败不可怕,好多名人演讲都失误过,只要吸取教训,下次肯定能行。

后来他再参加活动,明显自信多了。

家长得舍得让孩子在合适时候摔摔打打,遇到挫折,帮着一起找原因,鼓励他勇敢站起来。

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里磨炼意志,长成参天大树,不惧风雨,自信满满。




兴趣爱好放开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探索者,兴趣爱好就是他认识世界的望远镜,但有的家长不懂,担心玩物丧志,耽误学习。

我亲戚家小孩对各种体育运动着迷,足球、篮球、羽毛球无师自通,可他爸觉得这没有用,坚决不给孩子报兴趣班,硬是把他的体育热情浇灭了。把省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刷题、背单词。

孩子现在每天窝在家里,变得蔫蔫的,总觉得自己没有爱好,父母也不爱自己,自卑得不行。

我觉得,家长得尊重孩子的喜好,该支持就得支持。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就给选个氛围好的绘画班,各种画笔、颜料、画纸备齐;如果对音乐情有独钟,一把吉他、一架电子琴安排上,让孩子有机会尽情探索热爱的领域。

在兴趣培养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到本事,更能收获自信和快乐。

在育儿这场漫长马拉松里,好多家长觉得物质是 “万能钥匙”,跟风喊 “富养” 孩子,可真正懂 “富养” 内核的没几个。

其实,父母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给孩子留金山银山,而是当孩子迷茫、受挫,想起咱们时,内心能暖烘烘的,涌起一股力量,有勇气踏平生活坎坷,收获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这,才是育儿的真谛。



*来源:憨爸的笔记本(ID:gh_8c4b45563828),作者憨爸,8岁男孩的爸爸,左手陪娃,右手读写,分享平实生活和教育干货,喜欢就关注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