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账号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快捷导航
首页
首页
论坛
BBS
新闻
阅读
口语
新概念
BBC
VOA
家园
Space
工具
排行
Ranklist
问答
Q群
下载
考场
网校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练习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英语家园
»
›
门户
›
家长课堂
›
千万不要共情孩子过了头!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
千万不要共情孩子过了头!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发布者:
wangxiaoya
|
发布时间: 2025-1-4 23:27
|
查看数: 50
|
评论数: 0
|
过度共情,纵容了孩子,又伤害了家长。
懂得守好共情的边界,用好共情的能力,对孩子才是真正的有益。
(点击右边的三个点,可以下载音频和调整播放速度)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妈妈抱团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作者 | 猪妈妈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孩子说话老不算数,是不是我教育有问题?”
家长群里,一位妈妈问。
原来,上周孩子上数学课迟到了,被老师罚站。
下课后,孩子很委屈地给她打电话,要她向老师求情。
她想:一是孩子上初中后,课业繁重,经常很晚才睡,早上起不来也可以理解;
二是孩子迟到了可以提醒、批评,担心罚站会伤孩子自尊;
三是站着上课,肯定会影响听课质量,为了点小事,把影响扩大,不划算......
“这种处罚方式,确实有点重了。”
于是,她先是共情、安慰了孩子的情绪,接着又给老师发信息,说孩子知道错了,请老师免了接着罚站的处罚。
到这里,这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处理好像没问题——
但关键是,第二天,他儿子又迟到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对儿子是不是太过纵容?是不是老师的做法才是对的呢?
我们经常说,要共情、要理解、要尊重孩子,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和想法,这样养出的孩子,才松弛、才自律、才自驱。
但现在的孩子呢,有很多情绪问题:
爱计较,玻璃心,一点点小事就崩溃,需要别人包容,却从不体谅他人,有时越夸、越理解,他就越来劲。
不但没有更严格要求自己,反而表现出自私、自利、敏感、脆弱、畏难的趋势......
理想和现实为何如此背道而驰?
其实,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想法,这绝对是件好事。
但共情呢,是一种具有强大治愈力,但又不太容易掌握的沟通技巧。
《松弛养育》中说,
共情它不是卷入和融合,也不是服务和修补。
好的共情,父母不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承担所有不快,也不需要代替他们去解决一些麻烦。
这个过程,父母需要很好地守住边界。
要是共情孩子过了头,到头来就会伤人、伤己。
过度共情,正在拖垮孩子
1. 放大式共情,孩子更情绪化
一位妈妈说,她曾经就陷入共情的困境。
有次她在洗澡,5岁的女儿在外面玩,摔了一跤。
她听着响动,判断是普通的滑倒,就只隔空安慰了一句。
结果从浴室出来,她发现孩子还趴在地上那块儿,很生气地瞪着她。
于是她就用学过的话术安慰:
“宝宝摔着了,有点疼是吗?妈妈刚刚在洗澡,没能及时关心你,你等太久,有点不高兴了对不对?”
结果孩子听完,心情不但没好转,反而伤心大哭起来。死活不起来,还对她发脾气:“都怪你都怪你”“我就不要就不要”。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她当时有点懵。虽然也生气,但她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安慰:“来,妈妈看看,哪儿摔到啦?帮你揉一揉。”
结果是,屁大点事儿,她硬是抱着女儿哄了一个小时。
她说,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她发现,自己越关注孩子情绪,孩子就越退缩,越理解孩子情绪,孩子反应越激烈。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孩子被老师批评几句,就受不了;一次考试不好,就消沉很久。
明明共情了孩子的情绪,为什么孩子反而很情绪化呢?
孩子需要的是能量,不是低视角下的抚慰。
不分轻重地共情,不但不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一件事,反而放大了情绪,让孩子一直陷在情绪中。
孩子本来只有一点点害怕、紧张、尴尬、恼怒......结果被你一看见,一肯定,反而增加了这些情绪的“合理性”。
他们就会更加有理由、有底气地把这些情绪吸收,或不加调节地发泄出来。
2. 越界式共情,让孩子失能
亲戚家孩子初一,才开学两个月,家长群就已经被“吵散了”。
一开始是清洁问题。
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学业紧张,不如花点钱,请人打扫卫生;一半家长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就该多劳动多锻炼。
结果就这么一个问题,群里炸锅式地争论了两周。
接着呢,又是同学矛盾。
一位同学在学校被另一位同学取外号,这位同学的家长,就在群里提醒另一位同学的家长“注意点”。
另一位同学的家长呢,觉得有问题,你私下沟通,不应该在公开场合点孩子。
结果两人就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为了避免影响扩大,群主不得不解散家长群。
事件的对错这里我们不便讨论。我只想请大家关注一个现象:
作为事件的主体——孩子,在哪里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明明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却越来越少听到孩子的声音,看到孩子的影子。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心疼”孩子,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都会设身处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处境。
孩子被欺负、受委屈了,家长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找对方理论、“拼命”;
孩子犯错了,也是家长赶紧出来道歉、解释、说情,跟自己犯错了一样;
但本该面对、处理这些事情的孩子,却几乎可以隐身。
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处理事情的方式似乎合情合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是她去处理?
觉得老师的处罚不公,找老师理论、求情,向老师承诺不再犯错,这些不都应该是孩子做的吗?
家长越界式的共情,本质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弱者,不相信孩子能面对这些事,也不给他们面对的机会。
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孩子习得的,不是承担,不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逃避,等待父母去解决。
解决得好,心安理得;解决不好,自己也不改变,反过来责怪别人:
“还不是你没有能力。”
“你没钱你可以不生。”
你看,很多负面情绪也正是这样来的。
最后孩子就真的成了一个弱者。
过度共情,正在消耗家长
更不健康的是什么呢?是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敢对孩子有脾气。
1. 无限度共情,蚕食家长能量
朋友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他爸妈帮着带,家里老人爱孩子,就什么事都顺着来。
最近,她发现孩子特别缺少同理心。
比如,前几天,她坐在床上看书。
孩子想从上面越过,不小心踩到了她腿上。
“非常疼,当时眼泪刷一下就出来了。”
结果呢?孩子看到她哭,完全没反应。
还因为她“啊”地叫了一声,埋怨说吓了他一跳。
朋友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只是克制地说:“妈妈确实惊着你了,但你把妈妈踩痛了,你知道吗?下次不能这样了。”
听完我震惊!
我说:“这你都不发脾气?你居然还在理解他?”
结果朋友回:“我应该发脾气吗?”
在朋友看来,“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我很痛”“我本来陪他的时间也不多(不想发生矛盾)”“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我更震惊!
你痛了,你委屈,你感受到了他的冷漠,这些难道不是非常重要的事?这些都应该让孩子知道啊。
而更重要的是:父母也是人,是人都会有脾气。这些情绪不合理地表达出来,攒着憋坏自己吗?
这种毫无限度的共情,和溺爱有什么区别?
父母长期情绪过载,孩子却浑然不觉......
现在很多孩子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遇到一点点没有道理、不公平的事,就受不了,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把他们置于一个快乐、和谐的真空世界。
试问,真实的社会,哪里有那么多理解,哪有那么多包容,哪有那么愉快啊?
孩子连面对冲突的经验都没有,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应对未来?
费那么大劲,还把孩子养废了,那最后内耗的还不是我们自己?
2. 牺牲式共情,危及亲子命运
一位妈妈和我聊,她和老公关系已经破裂,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但为了女儿,她不敢离婚。
原来,她在重组家庭长大,她不想离婚,给丈夫再结的可能(丈夫再结,肯定不会再管孩子)——
她不想给女儿“父母都有自己的家,却唯独没有我的家”的那种感觉。
自己淋过雨,要为孩子撑把伞,这当然很好。
但,如果“撑伞”行为中包含着牺牲,就一定要警惕:
到底是孩子淋不得雨,还是你自己一直没从那场雨中出来?
当我们还困在过去的“害怕”中时,又怎么有力量去撑这把伞?
不离婚可以是因为经济、情感、生活方式等各种个人原因,但唯独不能是因为孩子,因为别人。
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为了孩子,但却不明白:
任何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爱”,都是在为未来的关系埋雷。
你的“付出感”,会成为一把隐形的“刀”,绑架自己,也绑架孩子。
孩子不是弱者。
他有能力,也有自己的命运。
你只有先过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支持他,不是吗?
共情的边界
从意识到“不需要”开始
说了这么多共情的陷阱,那好的“共情”该是什么样子?
共情的边界,是从我们意识到这些“不需要”开始:
1. 好的共情,不需要你扮演
有妈妈问,孩子的做法确实不对,我该怎么去共情?
《最爱不过我懂你》给过一个答案:我能体谅你的心,但不认同你的行为。
好的共情,不是你非得去认同孩子的某个行为,而是理解这些行为、情绪的发生——
你需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理解哪些行为、情绪,原来是正常的,犯错原来也是正常的。
不大题小做,忽略孩子;也不小题大做,过度关注孩子的情绪。
有能力,就多关注,多看见,多理解;没能量了,不耐烦了,也可以不干。
共情是相互的。不是我们单方面努力扮演。
无论是用积极正向的思维,帮孩子还原事情真相;还是把一个人面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反应呈现给孩子,都能帮孩子习得怎么正确地去处理一件事。
他也会因此越来越有共情力。
2. 好的共情,不需要你代劳
共情最大的误区,就是父母深度参与事件的解决。
无论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还是忙前忙后帮孩子搞定——这本质都是一种代劳、一种控制。
共情不共行。
“哦,你被惩罚了,真是太糟糕了。当时情况是怎样的?你感受如何?那你打算怎么办?”
孩子需要的是平复情绪,理清思路,找到解决办法,不是你去解决。
倾听他的遭遇,包容他的感受,适当建议并支持。
当参谋,不当先锋。
相信孩子可以。
3. 好的共情,不需要你压抑
有一次,闺蜜女儿没考好,在家乱发脾气——撕试卷、不吃饭、摔门、不理人。
她安慰了很久:
“这次题确实有点偏,好几个题型我们都没遇到过。妈妈觉得真不全是你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这次没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我们就好好准备,迎接下次考试。”
结果都不奏效。问我怎么办?
我说,如果该看见、该理解的,你都做到了。那行,你现在可以发脾气了。
是的,生活中,我就是这么干的。
我会花很多时间去耐心观察、倾听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还无理取闹,我也会一五一十把我的委屈、愤怒、他的错误,都倒出来。
吵一架,其实很痛快。
这也是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并不是事事以你为先。我可以无条件地爱你(骂你的时候也是爱你的),但不代表我会无条件宠着你、让着你。
我的情绪也很重要,你也需要包容、理解我的情绪。
当孩子有一个从不内耗的父母时,他就能不内耗自己,同时也掌握好与人相处的边界。
4. 好的共情,不需要你牺牲
现在,很多父母为孩子的成绩、前途,忧心、焦虑,甚至放弃自己的时间、事业,一门心思卷孩子,其实也是一种过度共情——
把孩子可能遇到的苦难,当自己的苦难;把孩子将要面对的未来,当自己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有他本该面对的挑战,这不是你造成的,更不能因你而解决——你解决了这里,还会在那里——这才是人生。
毫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只会让你越来越没能量去“共情”孩子。
因为,所有“共情”的落点,都应该是“相信”:
相信你的孩子可以不开心,可以大哭,可以难受,可以起冲突,可以犯难。
也相信他也可以逾越这一切。
文章最后,我想说:
提出问题,并不是否定。切记矫枉过正。
希望更多父母和孩子,都能相互用好“共情”这一能力:
有爱,有理解,又真实地相处!
今日最新热帖
【心情驿站】
未来三年:稳住,你就赢了
【心情驿站】
冬天常做这三件事,安稳过冬!
【心情驿站】
你之所以过得不好,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这一点
【心情驿站】
中年人的成熟,从三次醒悟开始
【心情驿站】
今年的春运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心情驿站】
【夜读】心是一块田,快乐自己种
【心情驿站】
大学生开钟点房洗衣服,被吐槽“薅羊毛”,酒店这样回应……
【心情驿站】
“大寒4忌,年尾顺利”:大寒到了,这4件事千万别做!
【心情驿站】
看过凌晨4点的济南劳务市场,我决定年后不辞职了
【心情驿站】
《诗经》中骂人最狠的一首诗,无一脏字却讽刺至极,曾选入语文课
【心情驿站】
极简生活建议:不为春节过度准备
【双语新闻】
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将扩张美国领土
【心情驿站】
聚餐的规矩(全是大俗话)
【心情驿站】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心情驿站】
“新型养生”正在走红:精神不内耗,身体不疲惫,太治愈了
今日全站热帖
【资料下载】
《粉红猪小妹》(粉红小猪/小猪佩奇)英语版全六季209集迅雷下载
【资料下载】
小猪佩奇英文版1~7季百度网盘下载
【资料下载】
《完全图解生活英语口语》PDF+音频MP3下载
【资料下载】
《汪汪队立大功(英语:PAW Patrol)》英文版1-4季高清下载
【资料下载】
英音BBC积木英语Alphablocks全四季百度网盘下载!
【资料下载】
《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教程、 中级教程、高级教程》PDF下载
【资料下载】
小猪佩奇绘本合集(55篇)PDF下载
【资料下载】
《完全图解职场英语口语》电子书[PDF]+音频下载
【资料下载】
Grammar in use (剑桥语法三本合集)附有音频下载
【资料下载】
初级语法 剑桥初级英语语法PDF下载(第二版)
【资料下载】
《场景式500主题会话10000单词完全掌握》[PDF]下载
【资料下载】
哈利波特英文全集电子书
【资料下载】
《冰雪奇缘》英文原版绘本8册PDF下载
【资料下载】
自然拼读涂色卡187张,可直接打印
【心情驿站】
未来三年:稳住,你就赢了
最新评论
今日英文热帖
每日一句
|
【每日一句英语】2025-01-22
双语新闻
|
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将扩张美国领土
双语新闻
|
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
口语听力
|
英语听力|The snail is stuck
VOA英语
|
【慢速】每日听读 |格陵兰岛在全球变暖方面
词汇学习
|
Egg是鸡蛋,Apple是苹果,但“Egg apple”
口语听力
|
每日英语听力|Hurricane Dean
双语阅读
|
经典双语美文|Miss Me, But Let Me Go
双语新闻
|
特朗普说TikTok回来了
口语听力
|
表示礼貌拒绝的I am good
双语阅读
|
每日晨读 | 邻居
词汇学习
|
“旅游旺季”用英语怎么说?
VOA英语
|
VOA慢速英语|Elon Musk Suggests Plan to
词汇学习
|
易混词辨析:一句话记住serene与scene
口语听力
|
口语交际 | I have a question
VOA英语
|
【VOA慢速】关于“严寒”的故事
双语新闻
|
华春莹卸任外交部发言人
双语新闻
|
外交部回应“X不被允许在中国运营”!网友
双语新闻
|
热播剧《漂白》被指抄袭,编剧、制片方回应
双语新闻
|
特朗普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回应
今日中文热帖
心情驿站
|
《诗经》中骂人最狠的一首诗,无一脏字却讽
心情驿站
|
极简生活建议:不为春节过度准备
心情驿站
|
聚餐的规矩(全是大俗话)
心情驿站
|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心情驿站
|
“新型养生”正在走红:精神不内耗,身体不
心情驿站
|
情绪价值高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心情驿站
|
美国拼命打击中国科技的底层原因
心情驿站
|
【夜读】好心态,决定好状态
心情驿站
|
一家五人确诊同一种癌!医生提醒:这件事,
心情驿站
|
最高级的养生:外不较劲,内不纠结
心情驿站
|
春节假期的“养生三宝”
心情驿站
|
婚姻背后潜规则:你会和谁结婚,早就命中注
心情驿站
|
年末,请将家里负能量打扫干净
心情驿站
|
哲思丨新的一年,旺自己的4个秘诀
家长课堂
|
越有本事的父母,越懂这6个养育中的人性真
心情驿站
|
到了中年才发现,把日子越过越富有的女人,
心情驿站
|
看透这4个人生真相,越活越清醒
家长课堂
|
如果你常这样说话,孩子会停止爱自己
家长课堂
|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孩子的回答
心情驿站
|
心态不好的人,不要去做这6件事
关闭
站长推荐
/1
英语培训
英语家园网站官方网校培训
查看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2005-
英语家园
(https://www.enfamily.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5-1-22 03:44
鄂ICP备202100676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7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