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账号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快捷导航
首页
首页
论坛
BBS
新闻
阅读
口语
新概念
BBC
VOA
家园
Space
工具
排行
Ranklist
问答
Q群
下载
考场
网校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练习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英语家园
»
›
门户
›
心情驿站
›
巴基斯坦小伙来中国投奔舅舅,一个眼神让无数网友破防 ...
巴基斯坦小伙来中国投奔舅舅,一个眼神让无数网友破防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4-12-9 21:40
|
查看数: 52
|
评论数: 0
|
文/柳嘟嘟
来源/最华人(ID:wcweekly)
想必多年之后,他仍旧会记得来舅舅家做客的这一天。
舅舅家的桌子又大又漂亮,结实吗?摸一摸,敲一敲,听一听,弯下腰来用脸蛋感受下它那光滑的、凉凉的触感。
来源:抖音@中巴萨米(除标注外以下均是)
旁边灰黑色的铁家伙,听舅舅说叫“全自动洗衣机”,只要把脏衣服放进去,就能干干净净、香香软软地出来。
香槟金的冰箱门如此丝滑,舅舅打开门,里面是摆放整齐的、五颜六色的食物。
转眼间,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看起来冰冰凉凉的瓷砖,竟然暖呼呼的。
舅舅说,这是因为家里有地暖,在中国,电、水、天然气全天24小时供应。
再瞧瞧窗外,宽阔的大马路上灯火通明,一派祥和。
舅舅家的一切,他都觉得新鲜,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惊讶、羡慕。
当然,也夹杂着一览无余的拘谨、失落、小心翼翼。
小伙子是巴基斯坦人,长这么大头一回来中国。
舅舅家的生活条件好到他无法想象,而这些东西,很多中国人却习以为常。
明明是颇具反差感的画面,但网友们一点都笑不出来——那明明就是从前的自己。
“(20世纪)80年代,我去城里姐姐家,那些楼真高啊,抬头看到顶,帽子都会掉。”
“想起我8岁时第一次到城里,看到盛饭的都是小碗,好奇城里人怎么能吃饱的。”
“我1981年第一次进城,看别人屋里挂个红薯,用绳儿一扯就亮了,回家我也给屋里挂个了红薯,怎么扯都不亮。”
“40年前看见村里邮局送信的摩托车,大家都高兴地喊:‘电驴子!电驴子!’现在,自己的第一辆电驴子淘汰快20年了。”
强烈的代入感,让网友直呼“心疼外甥”,但最心疼的,莫过于舅舅萨米了。
尽管,全程最嘚瑟的也是他。
如今的外甥,就是十多年前的自己,而外甥所面临的现实,亦是他曾经未能逃避的现实。
萨米是个木雕匠人。
瞧他手上雕刻的这块,远看是个木板,将它打开,瞬间变成了精致的果篮。
买一个回去放着,既不占地方,看着也很上档次。
而他身后那一堆木雕工艺品,均出自他手。
若不是视频为证,网友们很难相信这糙大叔竟有这般灵巧的双手。
木雕,是萨米家的祖传手艺,几代人都指着它过日子呢。
说来好笑,当年萨米毅然决然离开巴基斯坦,就是为了不干这活儿,太枯燥太累了。
2006年,年轻气盛的萨米背上简单的行囊,目标明确,直奔中国。
在萨米心中,中国就是他们的兄弟国家,就连小学的教科书上都写着呢!
既然不想在老家混,那我去投奔大哥总没错吧。
就这样,萨米来到了南京,从学习中文开始,一点一滴积累着生存的经验。
幸运的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遇见了“会跳舞的学妹”——他后来的妻子,周莉。
周莉很热心,又是帮萨米学习中文,又是帮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萨米很感激,每次从巴基斯坦回中国,都会给她带家乡的各种特产,虽不贵重,但周莉总会被这种真诚和朴实打动。
相互扶持的感情,在绵延不断的日子里渐渐浓稠。
有情人终成眷属。
萨米一家
老婆孩子热炕头,让身在异乡的萨米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也激发了他养家糊口的斗志。
那时候的他可没有舅舅领路和撑腰,肩头所有的重量都要自己扛。
闯荡的这些年里,他扛过大包,摆过地摊,遭受过社会毒打,领教过人心复杂。
同时,他也走过了许多地方,南京的夫子庙、北京的紫禁城......也许是少年时成长环境的影响,萨米总是不自觉地就被各地的手工艺品吸引。
普通百姓家的剪纸窗花、街边饭馆里的长嘴铜壶、酒器茶具,无不令他着迷。
家族血脉猛地觉醒,萨米又重拾了祖传的木雕手艺,只是这回,他不再是被动地营生,而是从内心渴望将巴基斯坦的特色带到中国。
2017年,夫妻俩来到了青海西宁,正式经营起了手工艺品店铺。
萨米的判断没有错,那几年,中国的“非遗热”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火,民族的、古老的、手工的东西很受欢迎。
短短几年,萨米的生意就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
生活越来越富足了,萨米却越来越焦虑了。这种焦虑,比一无所有时更甚。
他想为家人,为社会多做些什么。
因为,现在的自己已经不是那个飘摇的小树苗,而是一棵大树了。
最近几年,外国人只要喊一声“我爱中国”,就会获得大量点赞。
萨米也的确掌握了这个“流量密码”,不仅如此,他比别人“喊”得更大声,更用力。
夸中国哪哪都好只是基本操作,跑去天安门看升旗也很是讨喜。
更难得的是,有事他是真上。
2023年12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地震,在新闻上看到消息的萨米第一时间从青海西宁赶去现场。
图片来源:四川观察
深夜,零下十几摄氏度,萨米发现当地的老人小孩在紧急避难时没来得及拿厚衣服。
他二话不说,赶紧去买了一批棉服、棉被、小孩的帽子手套等保暖物品,给灾民御寒。
还不忘带上水、方便面等食物,保证他们不挨饿。
下一站,萨米又补充了几批物资,马不停蹄地赶赴青海,去看望受灾的民众。
这不是萨米第一次出手。
2021年7月,河南发生水灾时,萨米亦出钱又出力。
彼时的他在经济上也不算宽裕,心急如焚的萨米还号召了远在巴基斯坦的朋友捐款,有捐五百的、两百的、三百的,最多的一位捐了两万元。
萨米在视频中坦言,巴铁们帮助中国,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
想当年汶川地震,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援助真可谓举全国之力。
为何巴铁这么铁?萨米用他不流利的中文一口气罗列出一长串:
巴基斯坦的27列地铁,是中国送的;
第一个高铁,是中国帮着修的;
最大的发电站、最大的港口,是中国帮着制造的;
果农们的水果滞销,是中国人买下来的……
为了记住中国的恩情,他们将中国的国旗刻在了硬币上,把中国国旗印在了自己的战斗机上,把中巴友谊写进了教科书里。
这“患难兄弟”的感情,萨米一直记在心里。
中国有难,他义不容辞。
11月,全国多地降雪降温,不少人已经开始为抗寒做准备。
除了保暖衣物,还有窝在被窝里追剧的零食、闲置了一夏天的火锅、好看好喝仪式感满满的暖饮......
而同样在11月,巴基斯坦接连发生三起恐怖袭击,19日、21日、23日,**般的冲击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巴基斯坦接连发生三起恐怖袭击
这个节骨眼上,萨米把外甥接到了中国。
对于战争,萨米有着深深的恐惧。
在跟印度打仗时,父亲牺牲了,那时候的萨米才3岁,无依无靠的时候,是姐姐把自己拉扯大。
所以对于外甥,萨米格外心疼。
同样恐惧战争的,还有他的大哥。
大哥一直在巴基斯坦部队服役,如今老去了,才得以退役。揪心的是,自己花半辈子时间来保护的国家,至今没有迎来和平。
在萨米的短视频中,他一次又一次向亲戚们夸耀“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因为,我们在凌晨两三点依然能外出溜达,总有饭馆24小时开放,我们听到鞭炮声无需掩头恐慌......
今年5月3日,我国的嫦娥六号带着巴基斯坦的卫星一起升空。发射当天,很多巴基斯坦人民拿着中巴两国的国旗守在电视机旁,泪流满面。
这标志着,他们成功迈出了太空探索的第一步。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带着巴基斯坦多任务通信卫星升空
不久后的5月30日,我国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又将巴基斯坦的多任务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一切都像是“捎兄弟一把”这么简单,殊不知,我们如今的荣耀是一辈又一辈人在废墟之上建造的。
1956年7月,我国制造的第一批汽车刚刚出炉,仅仅3个月后,国防部就宣布要制造火箭。
一穷二白,怎么搞?
北京军区空军466医院的食堂里,一百多号人排排坐着,他们,全是国家精挑细选的技术精英。
然而这么多人里,只有一个人见过导弹,他也是全中国唯一一个见过导弹的人,他就是钱学森先生。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船回国时留影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启动了。
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世界瞩目,无需赘述。
这背后,有着祖辈们的鲜血、父辈们的汗水,以及我辈的奋斗与奔波。
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对冬暖夏凉的室内、越发便捷的交通、随饿随点的外卖习以为常。
然而透过萨米外甥的视角,我们才惊觉,当下的和平与富足,竟是如此珍贵。
正如有人所叹:“你百无聊赖的今天,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明天。”
今年6月的某个晚上,萨米和朋友们一起开车在路上行驶,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时,他看到远处的地面上,一面中国国旗被遗落。
虽然危险,萨米还是不顾劝阻,跑过去将国旗捡起。他轻轻拍去国旗上的灰尘,低头亲吻了一下,将国旗带回车上。
这一幕,赢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
图片来源:闪电新闻
我想,他对中国的热爱,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中国成家立业,改变了一生的命运,也不只是国家意义上的“大哥带我飞”。
作为一名巴基斯坦人,他真切地希望,中国的今天就是自己祖国的明天。
道阻且长,但,明天会更好。
参考资料:
[1]抖音@中巴萨米
[2]中国新闻网丨扎根青藏高原的“巴铁”: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乡
今日最新热帖
【双语新闻】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中国网友:一觉醒来我成外国人了……
【心情驿站】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BBC英语】
【BBC六分钟英语】塑料危机你了解多少?
【心情驿站】
“狂炫”车厘子后中毒了?真相是......
【心情驿站】
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更好的心态
【词汇学习】
每日一词:critical
【双语新闻】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小红书美国下载登顶
【心情驿站】
人活于世,敢上路,你就赢了
【BBC英语】
【BBC六分钟英语】人们在拥挤的地方会感到孤独吗?
【双语新闻】
转给小红书上的外国朋友们!这个真的有用
【家长课堂】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决定他的性格
【双语新闻】
“两万吨车厘子”冲上热搜!车厘子的“J”是哪个单词?
【心情驿站】
中年以后,真正的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
【心情驿站】
同济30岁女博士临终遗言:活到最后,才看清这3个真相
【家长课堂】
深圳小学四年级考试事件:我们这届大人,都是有罪的
今日全站热帖
【新概念资料】
[分享]新概念第一册语法总结
【音标发音】
国际音标的标准发音
【资料下载】
《粉红猪小妹》(粉红小猪/小猪佩奇)英语版全六季209集迅雷下载
【新概念资料】
新概念英语85版英音、美音录音及文本百度云下载
【资料下载】
Grammar in use (剑桥语法三本合集)附有音频下载
【青少版】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青少版(1A)PDF下载
【资料下载】
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PDF+音频分享-英文绘本
【外语歌曲】
Gossip Girl 绯闻女孩第一季原声/插曲 打包下载
【资料下载】
《火火兔学前英语》全48集下载 mp4高清
【外语歌曲】
Gossip Girl 绯闻女孩第三季原声/插曲 打包下载
【词汇学习】
英语热词:你是一个只会空谈的“创想家”吗?
【双语新闻】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中国网友:一觉醒来我成外国人了……
【心情驿站】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BBC英语】
【BBC六分钟英语】塑料危机你了解多少?
【心情驿站】
“狂炫”车厘子后中毒了?真相是......
最新评论
今日英文热帖
每日一句
|
【每日一句英语】2025-01-16
双语新闻
|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小红书美国下载
BBC英语
|
【BBC六分钟英语】人们在拥挤的地方会感到
双语新闻
|
转给小红书上的外国朋友们!这个真的有用
双语新闻
|
“两万吨车厘子”冲上热搜!车厘子的“J”
口语听力
|
“我有行李要托运”用英语怎么说?
双语新闻
|
尼尔·盖曼被多人指控性侵
词汇学习
|
50个有趣小故事,帮孩子成功记住英语形似单
双语阅读
|
每日晨读 | A chess master
VOA英语
|
【慢速】每日听读 |医生担心缺碘症复发
双语新闻
|
特朗普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并不是开玩
双语新闻
|
好莱坞古典美少年,现在长这样!网友辣评:
双语新闻
|
恭喜,她结婚啦!伴娘团太酷啦!
词汇学习
|
玩具相关的英语表达
口语听力
|
每日英语听力|Remember Me?
口语听力
|
英语听力|He was pretty adamant
四级六级
|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每日一练 250115
双语新闻
|
美国星巴克不再免费开放,中国区客服回应
词汇学习
|
跟客厅有关的英语表达
词汇学习
|
银行卡密码竟然不是“Password”?!错了那
今日中文热帖
家长课堂
|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决定他的性格
心情驿站
|
中年以后,真正的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
心情驿站
|
同济30岁女博士临终遗言:活到最后,才看清
家长课堂
|
深圳小学四年级考试事件:我们这届大人,都
心情驿站
|
你的心态,价值百万
心情驿站
|
女人一定要永远偏爱自己
心情驿站
|
40岁之后,重新激活自己
心情驿站
|
心理医生的15条精辟箴言:活得通透,不做自
心情驿站
|
哲思丨靠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心情驿站
|
年过五十才明白,晚年最亲的人不是老伴和儿
心情驿站
|
做皇帝,他是个笑话,做词人,他是个神话
家长课堂
|
寒假低成本带孩子见世面的80种方式
心情驿站
|
镇咳祛痰药用对了吗?6图速览儿童流感防治
心情驿站
|
你在远方闯荡,他们在故乡守望
家长课堂
|
灵性是孩子的宝贵财富,家长多带孩子做8件
心情驿站
|
丈夫(全是大俗话)
家长课堂
|
“这个太贵了,我们去网上买”:当你拒绝孩
心情驿站
|
逢人管住嘴,遇事耐住性,处世守住心
心情驿站
|
一个女人真正的强大不是婚姻,不是金钱,而
心情驿站
|
有这3个特征,就是你的贵人
关闭
站长推荐
/1
英语培训
英语家园网站官方网校培训
查看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2005-
英语家园
(https://www.enfamily.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5-1-16 08:58
鄂ICP备202100676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7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