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孩子说“妈妈我怕”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发布者: englishfa | 发布时间: 2024-9-11 22:58| 查看数: 49| 评论数: 0|



前几天,表姐跟我一顿吐槽,她家孩子一到睡觉就开始各种闹腾。

明明困意十足,却还是坐着不肯关灯睡觉,眼神透露着恐惧,直喊:“妈妈,我好怕。”

表姐一开始以为是窗帘没拉好,所以特意重新拉好窗帘。

结果,孩子又问了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妈妈,外面有怪兽吗?”

表姐苦口婆心解释了一大堆,但怎么说都没用,孩子还是哭着喊着要她陪着一起睡,也不愿意关掉灯,一口一个“妈妈我害怕”。

对此,表姐也很无奈,也不明白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胆小。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

《物性论》里说到:孩子在黑暗中会发抖,并对每个东西都感到恐惧,就像我们在光亮之中也会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一样。

每个人都会出现害怕的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尤其是心理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当他说“我怕”时,我们父母的回应至关重要。

处理不好,轻则造就了孩子胆小的性格,重则容易对父母失去原有的信任感,变得自卑敏感缺爱,影响孩子未来一生。



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有对应“害怕”的东西:

1-2岁,他害怕一个人,害怕没有妈妈的环境,害怕陌生的环境;

2-5岁,可能怕黑,害怕各种黑影,怕电视剧里的妖怪、大灰狼;

6-7岁的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害怕医生等等。

由此可见,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胆小”的,而是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等途径习得了恐惧。



其中恐惧的原因,大致分为3类:

①泛灵心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3岁的孩子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灵现象——

泛灵心理,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意象的东西。

所以,他们有时候也和洋娃娃聊天,跟玩具对话,跟花草聊天。同样的,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些东西也可能会暴力攻击他们。

就像《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贾静雯女儿咘咘看到扫地机器人动来动去很害怕,每次哭着喊着要妈妈抱。

②想象力丰富,混淆现实和想象

童年的恐惧,与孩子知识欠缺、生活经验不足息息相关。

尤其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让他们分不清现实还是想象。

比如孩子看了一部恐怖片,一到了黑暗的空间,脑子里就会自动回放那些恐怖的镜头,越想越害怕:窗外有吃人的乌鸦、床底下躺着怪物、厕所里藏着坏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都怕黑、害怕恐怖故事、怕自己一个人睡……



③成人吓唬造成的恐惧

我朋友的儿子,从小就特别怕黑,不管是睡觉还是白天,他都要开着灯睡觉。

就连阴天,他也不敢一个人待在房间,说感觉房间里有黑乎乎的东西,害怕。

朋友夫妻俩苦笑不得,调侃他胆小还爱看恐怖动画片,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吼骂孩子太胆小。

殊不知,造成孩子怕黑的罪魁祸首是父母。

为了让孩子听话,他们会吓唬孩子:再哭,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了;再不听话我也不要你了……

孩子生性简单单纯,大人一吓唬就信以为真,心里便会生出深深的恐惧感。

换句话说,孩子的恐惧情绪多半是父母无意识中传递的。

他恐惧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大人的反应所形成的恐怖对象。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曾提出“依恋理论”,他认为孩子在面对未知的恐惧时,最关键的支持就是来自家庭的安全感。

这个时候,父母的回应非常重要,把恐吓当成有趣好玩,往往助长了孩子的恐惧感。



《家有儿女》中有个片段,刘星看完《午夜凶铃》后,脑海里一直浮现恐怖画面,吓得不敢一个人睡觉。

刘梅觉得很莫名其妙,告诉他没啥好怕的,还给他讲了一个“厕所里有红手绿手大白手”的鬼故事来吓他。

但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觉得不可怕的故事,在孩子看来非常恐怖。

那天讲完之后,平日里胆大的刘星更害怕了,完全睡不着,半夜还要拿起玩具刀剑来保护自己。

这一幕,看得人五味杂陈。

一个正在遭受恐惧感的孩子,脑子里本来就充满了莫名的声音,家长无意间的恐吓,不仅无法让他消除恐惧,还会让他心生防备,变得更胆小。

前些天,我在游乐园看到一个爸爸带儿子去玩过山车,看到那个速度,孩子不太敢玩,想打退堂鼓。

爸爸有点不耐烦:“不是你说要玩的吗,没啥好怕的!”“男子汉大丈夫要勇敢点!”

最后被推搡着玩了一圈下来,孩子脸都吓白了,哭着喊着再也不玩了。

小小的一次游玩,孩子留下了多少心理阴影,经历多少挣扎,恐怕爸爸难以得知。



父母们习惯用“别怕”试图鼓励孩子,却不知这其实是一种最残忍的回应。

当孩子发出求救信号,最渴望的并不是有人给他壮胆子,而是寻求保护。

被看见、被接纳、被保护,这才是他们心理上需要的安全感和安慰。

毕竟只有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孩子才会从巨大的壳子钻出来,直面恐惧。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性格胆怯懦弱的孩子,都是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当我们发现孩子性格胆小,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勇敢面对呢?以下三个方法。

1、用心聆听,接纳孩子的恐惧

我认识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她的做法堪称教科书模板。

他们家孩子特别害怕洗衣机的声音,觉得里面是有怪兽在作法,一洗衣服就大哭大闹。

这位妈妈先是用力抱紧孩子,不停抚摸他的后背,告诉他:“没关系,妈妈陪你一起面对”。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她又耐心地跟孩子解释为什么洗衣机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孩子自然就接受了。

所以啊,接纳孩子的恐惧,在第一时间安抚并表达理解他,才能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和被支持。



2、把恐怖的东西具体化

很多孩子害怕打雷、害怕地上的影子,或者容易在黑暗的空间幻想一些妖魔鬼怪,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孩子表达出来:

它在哪里呢?

怪兽长什么样子呢?

有大大的嘴巴吗?很长的爪子吗?

你摸摸,好像不会伤害你诶。

通过孩子的想象力,把他所害怕的抽象事物具体描绘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害怕的是什么,也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恐惧事物,从而消除恐惧感。

循序渐进,陪孩子消除恐惧警报,这远远比加油打气有效得多。

3、把未知变成已知,尝试“系统脱敏”

心理学上有一个应对恐惧的方法,叫“系统脱敏法”。

采用的是逐渐放松的方式,鼓励孩子一步步接近害怕的事物,直至消除恐惧感。

比如孩子不敢玩荡秋千,我们可以:

第一步,先带孩子在旁边观察,看别人玩,感知到这个东西是有趣且安全的;

第二步,靠近秋千,并让孩子摸一摸秋千,哪怕他不敢坐上去;

第三步,等孩子能接受了,让他坐上去;

如果孩子还是不敢,我们可以示范一遍,告诉他很安全。

等到孩子开始放下戒备了,家长就可以拉住他的小手,让他慢慢放松。

这样,多点耐心帮助孩子认识和接触恐惧的事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自然也多了一些自信和底气。



《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以爱为基底的教育,足以抵抗世间万般难题。

有爱的父母,能够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真实的想法,倾听和解答迷思;

闭上眼睛,去接纳和理解孩子莫名想象的恐惧。

一个积极的回应,一个温柔的拥抱,能让他无所畏惧,内心丰盈有安全感,更加自信地去探索世界。

点个“在看”,愿你我共勉,给孩子们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绛染 ,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