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苏轼月夜思念弟弟,写下一首千古绝唱,结尾27字令人醍醐灌顶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4-9-8 22:18| 查看数: 73| 评论数: 0|



来源 | 诗词世界

作者 | 魏无忌

前段时间,迷上了一部影视剧《赘婿》,追着看完了。

剧中有一幕场景,印象尤为深刻:

是在浦园诗会上,伴随着一阵烟雾空濛,郭麒麟饰演的宁毅划着一条小船,缓缓驶来。

两岸是华丽楼阁,灯笼盏盏,锦衣人群,喧嚣不绝。

船桨忽划破水面,一个空灵的男声悠悠响起,他唱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潮时的唢呐声声、漫天的烟火、聂云竹翩若惊鸿的舞蹈,同绝美的辞藻与吟哦,天衣无缝地浑融在一起,美得不可方物。




这首词便是东坡先生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词前有一段小序,记述了这首词创作的背景: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一年,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自请去密州做太守。

这是一个中秋之夜,本该万家团圆的时辰,苏轼却孤孤单单一人。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想着远方的弟弟苏辙,直到天光泛白。

趁着醉意醺然,他写下了这首明月绝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看似闲闲一问,背后折射出的却是远自亘古以来,中国人,对明月的钟情,对天地浩瀚的怀想,对宇宙未知的探索与寻觅。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李白《把酒问月》里“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快乐时,悲伤时,欢歌笑语时,郁郁不平时,无眠时,孤寂时,思念时......明月,永远都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有了前一句的叩问,才有了这一句诗人的想象: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又是何年何月呢?

今夜人间万家灯火,不知月宫里会否也有这般热闹,也有仙人玉兔把酒欢歌吗?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要冯虚御风,到那天上去瞧一瞧、看一看。可我呀,又恐怕在这美玉砌成的楼宇间,受不住那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翩翩起舞着,我玩赏着这月下的孤影,月宫再好,又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

短短几句,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便被描摹了出来。

天上,代表的是一种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那里富丽堂皇,美好非凡,是俗世里的桃花源,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一切苦闷。

而人间,则是人世里一切歌、苦、哀、乐的总和。

此时的苏轼,尚在被贬期间,仕途不顺,一贬再贬,让他情不自禁地向往天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最终,他仍旧选择了这俗世,选择去爱这烟熏火燎、也明月清风的人间。

它或许有太多太多的痛苦与磨难,有数也数不清的烦恼与辛酸,但总有那样一些时刻,那些偶然的甜蜜,短暂的欢欣,不忍舍弃的眷恋,让人想要在人世,驻足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了,诗人迷离着醉眼,看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否则为什么偏要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看似无理之问,实则蕴含着不尽的缱绻思念。

诗人表面上是埋怨着明月,其实真正埋怨的,是这人生的离合无常;真正同情的,是世间还有多少同他一般因思念而无眠的人。

苏轼替他们问出了想说的话:

亲人不得相聚,爱人不得相伴,明明是一轮明月,却为何是两地悬隔、不得相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结尾数句,诗人的笔锋却陡然转折,之前还在埋怨明月,现在却又来为明月开脱了。

唉,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明月也有它阴晴圆缺的转换。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可是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明月便能寄托彼此的思念。

这几句,真不愧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了。

由人及月,从古至今,看似写月,最终仍是为了写人。

月总有圆的时候,人也总有相聚的时候。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为月缺而惋惜,为离别而痛苦。

花好月圆固然好,但若是日日都是好花,夜夜都是圆月,人也是会厌倦的吧。

到那时,说不定我们反要爱起那花不好、月不圆的时候。

欢乐固然美好,团聚固然温馨,但若是日日都欢乐,夜夜都团聚,没有了痛苦作参照,“欢乐”因何成为欢乐?没有了“离别”做对比,“团聚”又如何叫作团聚?

史铁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地球如此方便如此称心地把月亮搂进自己的怀中,没有了阴晴圆缺,没有了潮汐涌落,没有了距离便没有了路程,没有了斥力也就没有了引力,那是什么呢?很明白,那是死亡。”

说到底,缺憾,才是人生的常态。

“人生起伏,一起需得一伏来平;世事悲喜,悲处需待喜处熨帖。”

无“缺”,也便见不出“圆”。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