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账号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快捷导航
首页
首页
论坛
BBS
新闻
阅读
口语
新概念
BBC
VOA
家园
Space
工具
排行
Ranklist
问答
Q群
下载
考场
网校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练习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英语家园
»
›
门户
›
心情驿站
›
排队移民的中国人,有多少后悔了?
排队移民的中国人,有多少后悔了?
发布者:
englishfa
|
发布时间: 2024-7-28 22:49
|
查看数: 104
|
评论数: 0
|
(点击右边的三个点,可以下载音频和调整播放速度)
出国移民,在海外留学或工作,曾代表着一种光鲜的人生选择。
30年前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姜文饰演的男主角背着小提琴,仰望曼哈顿天际线的画面,让无数国人心驰神往。进入世界名校,努力扎根海外,逐渐成为中国人自我实现的奋斗目标。
据联合国移民署公布的“世界移民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年底,中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超过1073万,位列世界第三。
社交媒体上如展览西洋镜般晒出国外生活“蓝天白云空气好,收入高、压力小”,移民中介海报上的海湾大桥,寄托了年轻人对乌托邦的美好想象。
转折发生在近两年。社交平台上的出国热渐渐褪去,“回流反润”的潮流悄然兴起,手握绿卡的天之骄子们,好不容易在海外扎根,却开始后悔当初出国的决定。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反润回流的帖子
有人辞去国内高薪工作,去澳洲干体力活,发现长期做白领工作的自己,并不适应在工地抬钢筋水泥;有人全家移民后,因为文化隔阂,找不到能够谈心的朋友,最后选择独自回国;还有人羡慕欧洲人的松弛与快乐,在荷兰上班后发觉,国外同样不乏“狗屁工作”。
国外商超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日用品和蔬果,价格动辄是国内的5、6倍;社区医院下午3点关门,如果生病,小病靠扛,大病看命;走在大街上甚至时不时被当地人喊话“Go back to your country”(滚回你的国家)。
朋友圈分享的九宫格仅仅是真实生活的冰山一角,走出国门的年轻人,开始怀念在国内和朋友热热闹闹吃火锅的记忆,以及电话那头,来自亲人的遥远又熟悉的声音。
于是,萍飘四方的移民们回头望,重新走向身后的故土。
刚到墨尔本时,李凯在工地上干小工,将重达100斤的钢筋水泥扛在身上来回搬运,或者背几十斤重的工具箱,里面装满钢钉和钉枪。
负重工作一整天,李凯累懵了,在家躺了三天才缓过劲。
出国前,他很向往国外的蓝领工作,工资高、地位与白领平等、上手快、不受语言和文化限制。因此,尽管在国内他是金融理财师,落地澳洲后,却向不少蓝领岗位投去简历,从中选了这份搬运工作。
李凯1.8米,150斤重,经常泡健身房撸铁,认为扛东西不是难事,但正如他所言,“‘能扛动’和‘从早扛到晚’是两码事”。
澳洲搬运工分小工、中工、大工,新手都从做小工开始,每天工作8小时,每两个小时之间休息10到15分钟,永远包揽最脏最累的活。没有健身房的动感音乐和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的畅快感,真实的工地,只有避无可避的烈日和混着沙土的咸涩海风。
李凯工作过的工地
有一次,李凯需要顺着铁架爬上三楼,擦掉外墙多余的油漆。当天风很大,轻薄的铁架无时无刻不在摇晃。
当他往上爬时,手脚跟着剧烈颤动,透过铁杆往下看,如果自己摔下去,肯定会头破血流,想到那次的惊险经历,至今依然令他有些后怕。
在工地上班不久,李凯换到一家台湾老板开的炸鸡店工作,时薪只有22刀。
李凯发现,即使在国外,缺乏技术含量的蓝领工作也并不高薪。“蓝领工资高”的前提条件是“懂技术、有门槛”,他认识一位西澳的电焊工,时薪高达70刀。他算了笔账,老家西安的平均月工资3500,人家一天就赚到了。
因此他下定决心掌握一门技术——学习开叉车。他报名了关于驾驶叉车的职业教育课程,通过一周的技能培训拿到证书,在一家快递工厂做货品分拣。
开叉车减少了体力的耗损,却大大增加了李凯的心理压力。工厂里来来往往都是人,他一天需要卸数百件货品,总担心自己哪天一不小心会砸伤别人。
李凯工作过程中受伤,腰部留下3厘米伤口
来澳洲做蓝领工作,不完全是李凯的心血来潮,他有过海外生活经验。他曾在美国读本科,学习工商管理。回国后,他换过几份工作,创业两次,以失败告终。家里人劝他回西安老家考公务员。但李凯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去年跟着女友来到澳洲。
诚然,澳洲有广阔的沙滩海域,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流光溢彩的歌剧院......但此时的李凯,更想念火锅、串串还有老家西安的面食。在老家西安,一碗油泼面只要12块钱,而在澳洲,吃碗面都要花好几倍的钱。
墨尔本的旷野上没有格子间,却有大量的露天工地和快递工厂。出国近一年,李凯终于明白,国外的蓝领工作没那么快乐,他在社交媒体上劝大家打消来澳洲打工的念头,“每天习惯坐办公室的人,过来做苦力活,真的吃不消”。
绝大多数到海外生活的人,无论体验是好是坏,都是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
君君的故事则有些不同,她远赴加拿大的开端,是父母准备多年的一场特殊“惊喜”。
高考结束后,当君君正在犹豫该填报什么院校,母亲递上了一沓资料,称已经为她申请加拿大的高校,可以直接入读。
更让她惊讶的是,父母办理的是投资移民项目,全家已经预备拿到“枫叶卡”(即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
此前父母一直将她蒙在鼓里,是怕她放松警惕,对高考掉以轻心。
君君的父母白手起家,全年无休,一直都在为生意奔波。
她和弟弟从小被送到外地的寄宿学校,小时候,母亲曾给他们念报纸上优秀学子的励志故事,问君君未来想上什么大学。
《小敏家》台词截图,父母为孩子留学所作的努力
90年代正值“留学潮”兴起,君君随口说出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她从未想过,自己随口说出的回答,竟让母亲误以为自己梦想出国,并努力为她实现了这个“梦想”。
对于君君来说,转变来得太突然了。
高考之前,她构思过理想的大学生活,学画画、参加街舞和音乐社团,跟寝室舍友一起上课、知无不谈。
但在海外上学,和她想象中截然不同。
海外大学讲究“宽进严出”,为了修够学分顺利毕业,很多学生会在图书馆复习一整夜,同一个宿舍的舍友都很少碰面。
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无法被忽略,她听不懂外国同学聊的篮球明星、美剧、当地人才懂的俚语,对方也对自己喜欢的街舞和漫画一无所知。
君君homestay(家庭寄宿)时期住在本地人家里,只会在吃饭的时候和他们坐在一起,平时几乎零交流。
人们总以为只有华人爱抱团,其实白人同样喜欢抱团,君君交到的朋友大多都是华人,“外国人可以聊天,但难以交心,毕竟文化和成长环境太不一样了”。
大三那年,发生了一件让君君后悔到国外的事。
她选修了一门课“数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开始不到10分钟,却被任课的白人老师冤枉作弊,赶出考场。
老师判定她作弊的理由是,君君考试前上交的笔袋里,有一张记着数学公式的小纸条。
那是君君在复习其他科目时随手写下的,公式内容并非这门课所学。
最重要的是,考试期间,这张纸条并不在君君身边,它被连同笔袋一并上交给助教检查。
君君向老师据理力争自己没作弊,甚至表示可以到对方的办公室重新考试。
她想向系主任反映情况,电话却被老师提前截胡。她只能看着对方给自己盖上“带小抄”的帽子,始终没有机会为自己反驳。
《小敏家》剧照
被判作弊,意味着她会失去课程的分数,面临延毕,甚至在档案上留下污点。
那段时间君君身处风暴中心,她不禁在想,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白人学生身上,校方也会这样简单粗暴地处理吗?
她开始怀念在国内时的生活,大学毕业后,恰好深圳有个实习机会,她到某影视节组委会实习,国内的沟通方式、文化氛围、职场环境让她感到久违的熟悉,对比之下,君君坚定国内的生活更适合自己。
她向父母提出回国永居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彻底回国居住,意味着要放弃在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但为了这张枫叶卡,父母不仅花费了大笔资金,还牺牲了国内的生意。君君考虑再三,搁置了这个想法。
直到去年,君君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国际会展策划的工作,她终于能有理由长期待在国内。这份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忙到不能准点吃饭,没有时间健身。
但她欣喜于自己的工作能力正在飞速成长,和同事沟通协作时,彼此之间都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上海没有加拿大足以穿透云层的巍峨冰山,但君君身边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不同于君君拥有全家移民的机会,苏州女孩小娅同样在加拿大求学,却是高考失利后的无奈选择。
2013年的夏天,在拿到高考成绩单后,小娅决定出国留学,为自己的学历镀一层金。
她至今还记得浦东机场T2出关口的磨砂玻璃门,走过那扇门,从未住过校的小娅就要去往另一个国家生活。
往后多年,每当她看到背着书包的少年跟家长,在关口前垂泪相对,担忧、不舍、摇摆不定的情绪就能被随时唤醒。
《小别离》剧照,在机场送孩子离开的父母们
到了加拿大,小娅心中飘忽不定的情绪没有得到安抚,异国生活的麻烦和不便先一步出现。
那段时间,小娅的胃部总是传来阵阵痛感,伴随着胃酸上涌,烧灼感袭来。在繁重的课业之间,胃痛持续消耗着她的精力。
小娅预约了住所附近的社区医院,医生让她去查幽门螺杆菌、验血、验粪便、吹气。
这都是治疗胃病的常见流程,但在国内时,医院的各个科室都在同一栋楼里,所有的检查流程只需要花半天时间。
在海外独自看病后,小娅才知道,
在加拿大,看病是个漫长的过程。诊断归家庭医生负责,化验归实验室负责,开药又要去往其它地点。
国内医院的科室之间,上下楼不过几步距离,在加拿大却需要开车来回辗转。
胃痛是小娅的老毛病,当小娅在加拿大社区医院检查完,询问领取化验报告时间时,却被告知实验室下午3点已经关门了。
她只好忍着疼痛隔天再打电话询问,得知领取化验报告的时间,被安排在一周以后。
没有化验单,医生没法开药,小娅傻眼了。一周之后,当她好不容易拿到化验单,又要跟诊断医生重新预约时间。
距离挂号两周后,小娅终于拿到了治疗胃病的药物,但此时,她的胃早就不疼了。
小病靠熬,大病看命。
小娅曾陪伴朋友去过当地医院的急诊,加拿大没有“线上挂号”系统,临时看病只能在现场排队,排队10到12小时是常态。
在外生病本就是人间疾苦,撑着病体通宵排长龙更是难熬。工作后,有一次,小娅需要做手术,她果断选择请假“打飞的”回国内医院,很快完成了手术。
2020年之前,温哥华每天有4班回国的航班,那时小娅总会攒着假期回来陪伴家人,和朋友相聚,但每当回到温哥华,小娅内心却变得空落落,“我认识这么多在海外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想家”。
《小敏家》剧照
她曾犹豫要不要回国,但习惯了海外生活的她,又下不了离开的决心,名校毕业、海外工作、移民身份,每个标签都光鲜亮眼,让同龄人羡慕不已。
近些年,父母年龄渐长,每次在电话里小心翼翼试探着小娅的回国意向。
2022年,她想了很久,下定决心辞职,结束了和当地男友的恋情,打包在温哥华近10年的家当,坐上回国的航班。
这一次,她从另一边推开了那扇让她又爱又怕的磨砂门,发现那扇门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两年间,小娅陪伴家中老人看过病、送饭、轮流看护。工作之余,她喜欢陪着家人在家乡街道溜达几圈,看着父母渐渐老去,她庆幸自己及时回来,守住了和亲人相聚的珍贵时光。
出国前后的想法差异,像是典型的“围城”困境,走出国门前,人们渴望海外生活的松弛与新鲜,走出国门后,却又留恋国内城市的熟悉和热闹。
2016年,吴恙第一次到荷兰旅游,正值当地“国王节”,大街上都是涂满五颜六色油彩、兴高采烈的荷兰人。
吴恙和她的华人朋友走在街上,隔着十几米,有几个荷兰人热情地向她们招手,甚至走到她们面前,递过来两瓶酒,碰杯、祝福,然后散开。
吴恙拍摄的荷兰国王节盛况
吴恙被这种欢乐的氛围打动,动了留在荷兰生活的念头,朋友问她要不要申请一年工签,运气好就能留下来。
吴恙闻言申请了工签,却遭到父亲的反对。
从小到大,吴恙跟父亲摩擦不断,控制欲较强的他不希望女儿留在国外。吴恙没有顾及父亲的反对,揣着仅存的1300多欧,留在了荷兰。
吴恙搬到荷兰那天发的朋友圈
热心的朋友帮她在荷兰租了一间小卧室,每月房租400多欧,但要“押一付一”。
交完房租,吴恙只剩下300多欧,她用在英国买的小电饭锅,每天给自己炖便宜的西红柿鸡蛋饭,或者拿郫县豆瓣酱拌饭,就这样简单地应付了三个月。
吴恙在当地找到了一份传媒类实习工作,月薪只有300欧。为了增加收入,下班后她还要到一家日料店做兼职,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站到双腿僵直,久久不能缓过来。
幸运的是,吴恙实习转正,如愿留在荷兰。
她和身边的华人朋友基本上都在华资企业工作,一方面是由于文化接近,本地公司倾向欧盟身份的员工;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工签的资质需要申请,因此,华人员工多的企业,更倾向聘用华人。
吴恙所在的传媒公司负责视频制作业务,在荷兰分部只有3名员工。她的职位是“制片人”,由于工作人员太少,联系对象、采访、写脚本甚至后期剪辑、给外包人员结款等杂务,都要她来承担。
每到结款时间,外包的摄像和剪辑就会联系制片人吴恙,“你们什么时候打款?”“我都等了多少天了”,有段时间,吴恙一睁开眼就能看到几十条新的消息通知,却只能旁敲侧击提醒老板,“这笔款应该打了,您看能不能明天支付”。
在以松弛著称的荷兰,吴恙依然需要周末加班,每天重复着“改字幕、抠logo”的琐碎工作,工作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
在荷兰工作的五年,吴恙感受到一种无穷无尽的消耗感。表面上她工作体面、工资不低,每天从现场跑到机房,能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物。
可吴恙自己知道,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处理细碎的外包工作,“小作坊”模式让每一项工作,都只能蜻蜓点水、略沾皮毛,再深入的学问,自己一窍不通。
吴恙在荷兰工作后期精神状态展示
“加班文化”被老板从国内带到国外,身边“996”的朋友比比皆是,到手的年假跟欧洲本地的同事差了十多天,吴恙觉得自己的工作热情都被耗光了。
她在辞职后才对老板讲出心里话,“做这份工作期间,我的能量一直在向下走”。
情绪脆弱时,吴恙喜欢外放一位网红的直播视频,她羡慕对方的情绪总能那么饱满,朋友劝她可以试试向这位主播的公司投递简历。
她在国内求职网站上传自己的简历,除去心仪主播所在的公司外,陆陆续续面试了好几家互联网大厂。
国内平台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荷兰多,在跟国内HR交流的过程中,吴恙发现自己对工作的好奇和热情重新回归,状态慢慢变好了。
“相比荷兰的工作,国内的赛道过于细分,我要想想哪一条更适合自己”。
对于吴恙来说,国内岗位庞杂、工作细分,也像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未来的挑战不比当初出国工作容易。
作者 | 旺仔,来源:十点人物志(ID:sdrenwu)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最新热帖
【BBC英语】
【BBC六分钟英语】你知道什么是水葬么?
【双语新闻】
雷军回应“身材管理”!凌晨5点拍樱花,还换了头像……
【心情驿站】
你嫁什么脾气的老公,你的孩子就是什么命
【心情驿站】
人到中年,请闷声做个狠人
【词汇学习】
17张词汇图让英语融入生活,快收藏起来吧!
【双语阅读】
【听&读】卡地亚手表:时间女主
【双语阅读】
跟着做!这6种“最佳运动”,好处多多
【心情驿站】
你可以念旧,但请一直往前走
【词汇学习】
如果有人说你掉进了rabbit hole,那说明你…
【心情驿站】
阿里员工转行送外卖:人往低处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双语新闻】
美国农业部削减超10亿美元学校资金
【心情驿站】
用好Deepseek,看这一篇就够了
【心情驿站】
熬一次夜,身体炎症水平就会上升!
【双语阅读】
每日晨读 | 变色青蛙
【心情驿站】
央视热播剧《北上》大结局:父母子女之间的因果,谁也躲不过
今日全站热帖
【资料下载】
《粉红猪小妹》(粉红小猪/小猪佩奇)英语版全六季209集迅雷下载
【资料下载】
《一辈子够用的英语万用会话10000句》 PDF+MP3下载
【资料下载】
【BBC数学启蒙动画】 数字积木 Numberblocks 全四季60集 带字幕
【资料下载】
牛津少儿英语自然拼读Oxford phonics world 百度网盘
【资料下载】
小鼠波波绘本20册pdf+mp3下载
【资料下载】
儿童英语分级读物《机灵狗》系列英文绘本PDF+MP3下载
【资料下载】
自然拼读430张字卡 高清PDF下载
【资料下载】
百词斩象形单词5000 音频及PDF1-3册分享
【资料下载】
自然拼读涂色卡187张,可直接打印
【BBC英语】
【BBC六分钟英语】你知道什么是水葬么?
【双语新闻】
雷军回应“身材管理”!凌晨5点拍樱花,还换了头像……
【心情驿站】
你嫁什么脾气的老公,你的孩子就是什么命
【心情驿站】
人到中年,请闷声做个狠人
【词汇学习】
17张词汇图让英语融入生活,快收藏起来吧!
【双语阅读】
【听&读】卡地亚手表:时间女主
最新评论
今日英文热帖
每日一句
|
【每日一句英语】2025-03-27
BBC英语
|
【BBC六分钟英语】你知道什么是水葬么?
双语新闻
|
雷军回应“身材管理”!凌晨5点拍樱花,还
词汇学习
|
17张词汇图让英语融入生活,快收藏起来吧!
双语阅读
|
【听&读】卡地亚手表:时间女主
双语阅读
|
跟着做!这6种“最佳运动”,好处多多
词汇学习
|
如果有人说你掉进了rabbit hole,那说明你
双语新闻
|
美国农业部削减超10亿美元学校资金
双语阅读
|
每日晨读 | 变色青蛙
口语听力
|
每日英语听力|Kill Those Flies
口语听力
|
【现场说】什么是超级碗派对
口语听力
|
英语听力|How do I win one of these
VOA英语
|
【慢速】每日听读 |世卫组织:全球超10亿人
双语新闻
|
突传噩耗:“狲尚香”离世!网友:为什么这
双语阅读
|
经典双语美文|A Red, Red Rose
VOA英语
|
VOA慢速英语|Little-known Garden Support
VOA英语
|
【VOA慢速】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
双语新闻
|
口碑崩塌?史上最低分迪士尼电影出炉,国外
双语新闻
|
转发周知!下周上班时间有变!
双语新闻
|
马斯克和特朗普,谁才是老大
今日中文热帖
心情驿站
|
你嫁什么脾气的老公,你的孩子就是什么命
心情驿站
|
人到中年,请闷声做个狠人
心情驿站
|
你可以念旧,但请一直往前走
心情驿站
|
阿里员工转行送外卖:人往低处走,也是一种
心情驿站
|
用好Deepseek,看这一篇就够了
心情驿站
|
熬一次夜,身体炎症水平就会上升!
心情驿站
|
央视热播剧《北上》大结局:父母子女之间的
心情驿站
|
成熟,从修好这三颗心开始
心情驿站
|
最近,真的劝你多吃韭菜!
心情驿站
|
柳永思念情人,写下最深情的一首词,结尾14
心情驿站
|
10秒,教你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心情驿站
|
花粉浓度高,如何做好防护?
心情驿站
|
破防!运动减肥没有效果,问题可能在这里…
心情驿站
|
雷军回应“身材管理”!凌晨5点拍樱花,还
心情驿站
|
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处理方式
心情驿站
|
人际交往的暗黑法则:交心要慢,绝交要快
心情驿站
|
孩子聪不聪明,看他说这3种话就知道
心情驿站
|
“二姐,您别写了,再写就该进课文了!”
心情驿站
|
颜宁给年轻女孩的忠告:比起找对象,我更建
心情驿站
|
见到这种“草莓熊”瓶子,请立即报警!
关闭
站长推荐
/1
英语培训
英语家园网站官方网校培训
查看 »
微信扫一扫
Copyright © 2005-
英语家园
(https://www.enfamily.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5-3-27 15:05
鄂ICP备202100676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7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