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不是穷,而是有这2类父母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4-7-9 22:08| 查看数: 168| 评论数: 0|



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爸爸和妈妈能够关系和谐、情绪稳定,孩子才会获得安全感,成长得更优秀。

——虎妈

作者 | 禾苗

来源 | 洞见父母(ID:fmczs100)



沉迷手机、厌学、拒绝沟通、脾气大。

面对青春期孩子,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打交道。

实际上,没有单一的问题。

孩子身上出现问题,往往是家庭关系模式出了差错。

尤其是这2种家长组合,最容易把孩子养废。



强势妈妈+缺席爸爸=厌学孩子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

“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常可归到一种模式,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我接触的厌学个案,近80%都是这种家庭模式。

前不久,我就接诊了一个女孩。

她14岁,读初二。

目前已经休学在家一个月,还伴随轻度抑郁症状。

我了解到,妈妈对她的学习要求特别高。

但凡作业出了一点错,就对她发脾气,劈头盖脸地骂。

女孩又属于比较敏感的性格。

每次妈妈说她,她只会掉眼泪,边哭边回答妈妈。

看到她哭,妈妈不仅不安慰,反倒责备:

“你有在这哭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妈妈施加的压力,让她在学习时感到焦虑和紧张。

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初一下学期,每天早上想到要去上学,她都恶心想吐。

再怎么强打精神,也难以专注于学习,去学校也变得困难。

我和女孩妈妈聊完,发现问题出在家庭内部。

女孩爸爸,因为工作性质,频繁出差,在家的时间很少。

夫妻关系,也并不是很好。

妈妈看似强势背后,实际上饱含着深邃的焦虑。

她把自己的价值以及对婚姻的痛苦,转化成了对女儿的期待。

女儿学习好,就是对她最大的安慰。

爸爸的缺席,加剧了妈妈的焦虑,加速了孩子的失控。

一环扣一环,最终买单的是孩子。

如果家庭的结构不变,孩子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诚如心理学家曾奇峰所说:

“孩子成长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

这个土壤,一定是父爱不缺席,母爱有边界。

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互相分担,互为支撑,彼此参照。

家庭最基本的关系稳定了,才能给孩子传递能量,激发动力。




专制的爸爸+无力的妈妈=无助的孩子

有的爸爸虽然不缺席,在教育上却专制蛮横,一言堂。

这种家庭,妈妈往往是弱势、脆弱的。

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爸爸攻击孩子,妈妈无力保护孩子,孩子失去生命活力。

电影《年少日记》,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故事。

电影,围绕一家四口展开。

爸爸是资深律师,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妈妈没有话语权。

在教育上,爸爸极度严厉。

尤其是对成绩不好的大儿子,动辄言语贬低、打骂、体罚。

妈妈为此埋怨:“如果我和你爸离婚,一定是因为你。”

无力的妈妈,旁观儿子被丈夫暴力对待。

也无法共情儿子的痛苦。

当大儿子告诉妈妈,自己好累,总是失眠,想去看精神科医生。

她则表示:“你是心散,不是累,所以你考试才考不好。”

最终,大儿子不堪忍受跳楼自杀。

爸爸眼里的天才小儿子,也忤逆他的意愿,成为一名普通教师。

不健康的家庭里面,孩子感受不到爱,只有恐惧。

恐惧之下,会把孩子逼向两个极端——

不是自我攻击,抑郁自杀;就是过于叛逆,向外攻击。




稳定的家庭结构,胜过一切教育

相比各种教育手段,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更重要。

父母稳定,孩子才有力量。

怎么才能让家庭结构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呢?

给大家2点建议。

1. 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提供和谐的环境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

研究员给家长准备了三个空杯,分别代表自己、丈夫/妻子、孩子。

接着准备了一杯水,让他们分别倒入三个杯子中。

结果无一例外,孩子的水杯最满。

这说明: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家庭排序。

我经常给来访者强调,一定要先把伴侣关系经营好。

伴侣关系和谐,互相提供能量,才能造就好父母,家庭才牢固。

有了稳定的家庭环境,孩子才会有一个正常、健康的生长环境。

即便叛逆,也不会到失控的地步。

这一点,真的希望我们所有家长都能牢记在心里。

2. 父母站好自己的位置:给孩子有边界的爱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母亲代表了情感,而父亲代表了规则。

家庭内部,父母的角色缺一不可。

爸爸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和独立,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妈妈则能给到孩子情感支持,做孩子的心理容器,带给孩子温暖。

缺了任何一方,都容易失衡,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这份爱要有边界。

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反省:

是不是管太多,没有界限?

是不是管太严,动辄打骂?

是不是管太紧,严加控制?

……

当父亲在父亲的位置,母亲在母亲的位置,孩子才能安心去飞翔。

看一看,为人父母,你站对位置了吗?

3. 妈妈给自己松绑:注入心理能量

不少妈妈对我说:“丈夫就是不管孩子,怎么办?”

这种情况,我通常建议妈妈给自己松绑。

很多妈妈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压力,陷入焦虑的状态中。

这种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一定会消耗孩子的生命能量。

妈妈,可以发展家庭之外的生活。

自我成长,自我疗愈,先让自己有力量,再给孩子力量。




有教育家曾说:

“好的家庭,要做孩子最强劲的加油站。好的父母,要做孩子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家庭教育,贯穿了孩子的一生,一步步影响着孩子。

父母这个角色,不要求十全十美,但至少要达到及格水平。

为人父母这条路,没有参考书,只有不断探索学习。

点个“在看”,共勉!



*来源:洞见父母(ID:fmczs100),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有案例、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议。我们一起,做智慧父母。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