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班主任提醒:暑假最后1周,给孩子的6个收心建议,请各位家长查收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3-8-22 05:15| 查看数: 106| 评论数: 0|

开学临近,谁能更早地把“玩心”收回来,谁就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父母收藏这些收心建议,帮助孩子在新学期更上一层楼。

来源 | 网络

暑假还有一周就要结束了,回归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进入倒计时,家长却发现孩子依旧沉浸在假期中:玩游戏、看电视,爱睡懒觉叫不醒,提到新学期马上就唉声叹气……

今天,我为各位家长送上这套江湖流传已久的“收心秘籍”!



第一招:调时差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提前制定和开学后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模拟开学节奏,调节孩子暑假“放纵”的生物钟,将孩子的状态慢慢带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

点评:此招精髓在于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收心,先收“身”,把生物钟拨回开学节奏,身体作息状态“到位”是第一步。



第二招:做总结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通过整理照片、书籍、车票等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回顾假期生活,同时对照假期计划,盘点读书、旅行、交往等各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点评:此招的关键就是提醒孩子暑假即将结束。及时“复盘”,既给暑假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也给即将开启新学期的孩子打了一针“强心剂”。



第三招:定计划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找一个时间和孩子聊聊开学计划,例如新学期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新的学习目标、需要哪些帮助等,消除假期后的盲目感、失落感,达到“收心”的效果。

点评:此招讲究出其不意,让孩子直面新学期,可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但此招“凌厉”,易引起反弹,配上“春风化雨”的表情神态效果更佳。



第四招:谈学校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在日常谈话中,和孩子聊聊学校里的老师,提一提与孩子关系好的同学,唤起孩子在学校的美好回忆,激发起孩子潜意识里对新学期的兴趣。

点评:此招在“暗”不在“明”,讲究化“刻意”于“无意”。想要聊出学期新期望,得要聊得有技巧,有内容。提前和老师、孩子朋友的妈妈联系是“隐藏大招”。



第五招:备文具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书店,陪孩子一起挑选新学期的书籍和文具,通过提前准备学习用品来营造开学的氛围。

点评:此招要的就是融即将开学的信号于日常,让孩子参与到准备开学的过程中,让孩子的心平静下来。



第六招:查作业



招式详解:家长需要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避免孩子开学前夕挑灯夜战,草草应付。

点评:此招一出,基本偷懒耍滑无所遁形,可谓终极利器。这既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学校的负责。需要家长多花时间,多花心思。



大家都明白“收心”教育很重要,但在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为您支招↓↓↓

1. 孩子的假期作业书写潦草,一心只想玩,怎么纠正?

如果作业出现书写潦草、不认真等情况,家长不要过于心急、苛责,更别打骂孩子,以免孩子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

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家长应该好好抓住接下来的时间,在新学期里帮助孩子制定好计划,温和有力地督促孩子每天严格按照计划完成,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一定会有好的改变。

2. 晚上看电视很晚,早上又不愿起床,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可以循序渐进地提早睡觉时间,慢慢向上学时的作息规律靠拢。

3. 每天都跟小伙伴一起疯耍,根本不看书,怎么办?

孩子看书是需要家长引领的,可以多开展一些亲子共读活动。

首先,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为孩子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书。

不妨多问问自己:这本书,对于孩子当前来说是合适的吗?当前我将为孩子选择什么书?

其次,要适当交流、陪伴,但别催促。

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

最后,我们还要明白:要在孩子和书本之间建立一种“愉悦”的联系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培养的,所以经常和孩子谈论作家和书的故事会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

4. 怎么面对“开学前再最后玩一下”的要求?

每到假期接近尾声,很多孩子都会跟家长提出要求:“再带我痛快玩几天,我痛快够了,开学肯定就能好好学了。”

对于这个问题,事实往往是:疯玩几天之后,孩子往往更加“入不了境”。

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很有限。

如果快开学了家长还带孩子疯玩,往往心撒出去再收就更难了。这段时间最好让孩子规律作息。

如果孩子想玩,就让他自己制定出每天玩的时间计划。

保证孩子合理的“玩的时间”之后,再计划“学的时间”,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而通过定计划,可以督促孩子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



  • 警惕“收心误区”

开学在即,让孩子尽快调整身心,进入良好和规律的学习生活状态,需要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

可是,一些家长小看了“收心”这件事,教育孩子时用错了方法。

错误做法一:“紧箍咒式收心”

“离开学还有几天了,还在赶着看闲书,小心一开学就落后哦”“该收心了”“别玩了,要开学了”……

这些话听上去很耳熟吧?家长从早到晚说得口干舌燥,但往往缺乏效果,还可能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错误做法二:“断崖式收心”

手作的模型,最爱的篮球,最喜欢的动画片,还没读完的课外书……

一些家长习惯“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收起来,甚至将其作为学习的障碍都扔掉,可这样做不仅没能让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暑假结束,孩子有“假期综合征”是难免的,家长要理智对待,不必盲目给孩子加压,也不必提前焦虑,要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收心固然重要,家长对孩子还应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急躁。长假过后,心理反差不止孩子有,连大人都在所难免。

对于孩子学习状态的回归,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应允许他们在开学前后度过一段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来源:网络。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