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政要在祝贺春节时,有的用Chinese,有的用Lunar。那么,新年快乐,到底应该翻译成Happy Chinese New Year还是Happy Lunar New Year?这个争论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争议的矛盾点主要在于,是否应该使用Chinese,即“中国的”这个定语。有人认为,中国的“春节”,只能称为Chinese New Year,不能叫Lunar New Year,使用Lunar New Year,有“否定中国、去中国化”的嫌疑,所以必须加以警惕。
中国日报
,赞201
那么,春节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怎么翻译?
一般而言,春节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Spring Festival,也可以采用解释性译法,翻译成Chinese New Year,或Lunar New Year,后者是指农历(阴历)新年。
首先,严格来说,中国传统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依照太阳黄道划分的,英语叫solar terms。但每年春节的日期,都是依照传统农历中基于“月亮运行(lunar)”,也就是阴历那部分进行计算。因此,农历新年也可被翻译成Lunar New Year。
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这两种翻译方法是从两种不同的维度来看。Chinese New Year的翻译,是考虑到了国家、地域、文化的维度,也就是特指“中国这个国家的、中国人的、华人的”新年;而Lunar New Year,则是从阴历历法出发,指的是天文学中月球运行和月相周期变化意义上的新年。
例如,2023年的除夕和春节是1月21日和22日,都是没有月亮的日子。
其次,很多使用Lunar New Year这个说法的人,未必有意抹黑中国文化或刻意“去中国化”,可能只是为了兼顾中国以外其它庆祝农历新年的国家和地区。
近些年来,除了中国,亚洲其他一些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甚至亚洲以外的很多地方,也因为中国及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开始庆祝中国的春节。因此,使用Lunar New Year这样的译法,不带有任何国家的属性,而是泛指全球各地共同欢庆的同一节日。例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拜年视频中称,Happy Lunar New Year,实际上也是在向全球欢度春节的人一同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