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账号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首页
首页
论坛
BBS
新闻
阅读
口语
新概念
BBC
VOA
家园
Space
工具
排行
Ranklist
问答
视频
Q群
考场
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练习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英语家园
»
›
门户
›
心情驿站
›
深度学习的4个底层逻辑
深度学习的4个底层逻辑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2-11-26 13:30
|
查看数: 48
|
评论数: 1
|
作者:陈幸仔
来源:YouCore(ID:YouCore)
前言
我念大学时,很注意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比如:上学路上听喜马拉雅,上课间歇刷微课,放学路上听英语,就连洗澡的时候,都要听着手机里老师讲课的声音,才能安心洗澡。
各种学习方法也看过不少,什么高效记忆法、速读法,不只是看,我每次还会一丝不苟地把方法要点都摘抄下来。
这么努力了几年后,我以为自己的学习水平很高了,但一工作真遇到问题时,才发现:
能想起的很少,能用上的就更少了。
不过2018年进入YouCore工作后,经过了4年,我再回头一看,发现这次自己的学习能力却有了显著提升,虽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少了,但掌握的技能却更多了。
因为又要到年底了,我好好梳理了下自己这4年来的学习收获,并整理了一份学习心得,希望能也
帮你解决学习低效、学而无用的问题。
我整理后的最大学习心得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无穷无尽、变化万千,但再怎么变,都必须基于底层的学习逻辑。
只要认清下面学习的这四大底层逻辑,我相信你肯定会对学习有更深层次的洞察,真正搞懂学习这件事。
01
记忆:组块和关联
像我上学路上听喜马拉雅,上课间歇刷微课,放学路上听英语,看似时间利用很充分,学了不少内容,但实际只是在单独地摄入一个个没有关联的碎片知识,这些碎片知识就连短时记忆都没进入。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它的短时记忆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最不擅长的就是学习零散的内容了。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杰沃斯做过一个实验,俗称“7±2”效应,说明人类大脑在努力记忆的情况下,准确的短时记忆数量也只是在5-9之间波动。
最新的研究结果更是表明,短时记忆的平均容量是一次最多4样“东西”。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突破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呢?
还真有,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起作用的原理在于两点:
1、短时记忆的组块化
2、长时记忆的关联化
▼ 1、短时记忆的组块化
组块化,就是把事物做归类,这样大脑需要短时记忆的内容大大减少,更容易记住。
比如,如果我一下子让你将下面的词语记住:
苹果、白菜、猪肉、哈密瓜、鸡肉、娃娃菜、西瓜。
是不是很难记?
但如果将它们归纳分类成:
◆ 水果:苹果、哈密瓜、西瓜
◆ 蔬菜:白菜、娃娃菜
◆ 肉类:猪肉、鸡肉
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
像我们YouCore建议你构建的岗位知识体系,就是将一个人的知识分成素质、能力、技能、知识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再做细分。
如一个运营岗位的专业技能,又可以细分为推广、谈判、文案、销售技能等,若再将销售技能细分,又可以细分成:挖掘需求—匹配需求—异议处理—促进行动—逼单。
借助知识体系,你就可以将远超你大脑短时容量的知识给记忆下来。
▼ 2、
长时记忆的关联化
200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研究发现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大脑中的存储规律,如下图。
其中,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点(比如人、事、物、地点、事实和事件),就叫外显记忆。
它短期内存储在前额叶(上图第一行左侧),再在海马体中转化为长时记忆(上图第一行中间),最后存储在皮层中与各种感觉所牵涉的部位相同的区域(上图第一行左侧)。
身体记住的各种动作、习惯就是内隐记忆(比如你开车的习惯动作),它通过不断重复后存储在小脑、纹状体和杏仁核(上图第二行)。
内隐记忆是不需要通过回忆调用的,它在一定条件的触发下,就会自动驱使你的身体产生反应。
比如,你开车时看到红灯,自然就会踩刹车减速,哪怕你有时在走神,大脑都会自动地条件反应。
你记录在知识体系里的都是外显记忆,它们是需要通过回忆才能调用出来的,能够激起回忆的线索越多,这些外显记忆能被调用出来的概率就越高。
因此,将新学的知识点放到你的知识体系里时,尽可能多地跟你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这样新知识被回忆和用起来的可能就更大了。
比如,你在上一段刚学到了“7±2”效应(人类大脑在努力记忆的情况下,准确的短时记忆数量也只是在5-9之间波动),将这个新知识点放到你的知识体系里时,就可以跟下面的知识做关联。
跟你的口头表达关联起来,跟别人讲话时,最好讲三点,这样提前归好类、数量少,别人更容易听懂和记住;
跟你的思维技巧关联起来,在用思维导图做思路梳理时,多将同类项合并起来,确保每一层不超过7个要素,最好不超过5个。
02
思考: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我以前在学习的时候,喜欢把重点记在笔记本上,在记的时候,我还边记边看,生怕有一个字写错,背离作者的原意了。
记完笔记后,我每次回顾学习,也很有成就感,因为看自己的笔记写得很流畅,觉得自己都理解、都懂了。
但当工作中要用到时,要么磕磕绊绊,要么怎么也想不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背诵和记忆作者的原文,实际还是停留在
阅读
输入的浅层学习,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所以才会记不住知识。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大脑记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没法存储接收到的每一个信息。
它是如何判断哪些该记住、哪些该忘记的呢?
大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很少动脑思考一个信息,你可能也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忘掉;如果你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去思考一个信息,你就有可能再想起它,所以它应该被记住。
因此,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学习要想记得牢,就要想办法让大脑这个懒家伙动起来思考。
可是“会偷懒”是咱们大脑天生的机制,那要怎样才能让这个懒家伙动起来呢?
有一个好方法:
提问清单
。
通过提问清单的显性化提问,你的大脑就会开始思考了。
关于提问清单的使用,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示例1:概念性知识三问
在《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这本书里,我们有给你建议一个学习概念性知识时的提问清单:
提问1:这个知识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在这个时点产生?这个时点之后还有更新的理论产生吗?
提问2:这个知识可以与其它知识或经验有什么联系?
提问3:这个知识至少在哪3个场景下可以使用?在哪3个场景不适用
你在学习任何一个
新概念
时,只要记得问自己上面这3个问题,你的大脑就不会偷懒了,对所学概念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示例2:用三分法记读书笔记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还介绍了一个以三分法记笔记的方式,是对概念性知识三问的深入应用。
它不只是针对单个概念做三问思考,而是可以对整本书的内容做思考,并且沉淀记录下来。
▲ 三分法读书笔记
如上图所示,将笔记页面分为三个区域——阅读区、理解区和心得区。
① 阅读区是对原文的提炼。
② 理解区则是概念性知识三问后的思考输出。
③ 心得区和理解区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一个笔记页上会有多个知识点,理解区是针对1个或多个知识点的,而心得区是针对整个页面所有知识点的。
通过这种记笔记的方式,你的大脑不仅会主动思考,而且更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并且更有可能去用。
03
应用:用不起来的知识毫无价值
学习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运用,会产生两个弊端:
▼ 1、会忘
每时每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涌进大脑,大脑有限的消化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全盘接收,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记忆。
那么,大脑是如何判断一个信息该不该记住的呢?
大脑的原则是:
更重视输出而不是输入。
它是这样想的:“这个信息用得多,说明它很重要,我要把它牢牢记在脑海中。”
反之,如果知识得不到及时应用,就容易被遗忘。
▼ 2、流于表面
学习内容如果不去应用的话,你就会缺少反馈,从而无法真正对所学的内容形成理解。
在看别人分享的知识时,我们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将看懂误以为是学会了。
但其实,每一个人在分享知识的时候,都会附上自己的故事经历、类比和比喻,以帮助你理解。
所以你在看的时候,理解起来是毫无门槛的,很容易就以为自己看懂了,但其实你可能并不懂,知识只要稍有变化,你就一脸懵逼了。
比如,我们中学都学过二元一次方程,正常的数字推演“x+y=35,4x+2y=94”,大家都会解。
但如果将它套上衣服,变装成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很多人就不会解了。
而且,受限于个人的背景知识和经历,每个人分享的知识都会有其局限性,如果你不自己去实践应用,你就永远不会知道:
别人认为有用的知识,换到你身上,是否还适用?当时有用经验,换到现在,时间不同、环境变了,有没有失效?
不去应用接受反馈验证,自以为会了而沾沾自喜,等到真的问题降临考验了,你就两眼抓瞎了。
04
重复:自然地做到多次重复
现在人人都用过存储卡,比如U盘、手机microSD卡、数码相机的TF卡等等,这些存储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复制后除非你主动删除,否则内容肯定不会消失。
但大脑的记忆方式却与存储卡大不相同,它就像用水在纸上写字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很快就会干了、没了。
最可靠的脑神经研究实验已经表明,在学习完成后的1小时内,记忆量就会极速下降。要形成长时记忆,就必须让神经元长出新的突触,并使突触强度得到长时强化。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足够多次数的重复,才能让突触强度发生巨大且持久的改变,从而形成长时记忆。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多少人能有毅力坚持足够多次数的重复呢?不就是因为坚持不来,所以英语才学了一轮又一轮,然后还是原地踏步的嘛。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功利性学习的原因。
功利性学习的核心有两个:
▼ 1、提供学习动力
工作之余让你学,你可能会没动力,感觉很累,不想学;或者学了遇到困难,就会想,这不学也没啥事呀,老板又不会不发我工资。
但如果工作里面要用到什么,这个时候你再去学什么,这样学的话,坚持不下去的可能性就变低了。
因为工作里面的学习不一样,你做不好老板轻则批评,重则可能就辞退了,所以这个学习动力肯定就有了。
▼ 2、有重复应用的环境
关于写作技能的学习,我自己体会就蛮深的。
我刚做运营那会,主要负责的是产品推广和用户引流工作,很少会有写作的需求。
偶尔需要写一两篇产品推广的文案,我就感觉很痛苦,基本上得熬好几天,才能勉强挤出一篇。
中途我也想过学一下写作方法,就报了个写作课,上完课那会我还挺激动的,自觉学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
但很快,我的热情就冷却下来了,因为当时工作对写作的需求不高,可能两三个月才需要写一篇文案,这么长时间过去,学到的那点写作方法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但后来,写文章任务的优先级不断上升,成了核心任务,需要经常写,我很自然就越写越学,越学越深了。
到现在,在写作上,我已经构建了成熟的流程体系,知道该怎么选题、文章结构怎么组织、开头和结尾怎么写更好。有时状态好,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写完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
你看,这就是功利性学习的力量,有了学习动力和重复应用的环境之后,你很自然就能在学习中做到多次重复、越学越深了。
05
总结
认知到学习的这4大底层逻辑后,我要恭喜你,你已经领先大多数人一步,不再是只知道照搬学习技巧,而是知道学习技巧为何有效,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
凡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外乎在记忆、思考、应用、重复这四个方面有所助益。
如何更好地利用学习这四大底层学习逻辑呢?我给你分享了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组块化和关联化,突破短时记忆容量限制、增加长时记忆的回忆线索。
2、利用提问清单:避免大脑偷懒,激发思考。
3、功利性学习:提供学习动力和应用环境,做到自然地重复学习。
只要你在学习时,刻意地运用以上学习底层逻辑和方法,我相信你的学习效率一定能领先其他人一大截。
因为你相当于在用狙击枪,降维打击那些还在耍大刀的人,哪怕让对方先跑100米,你也能一枪毙命。
参考书籍:
[1] Daniel T. Willingham.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05。
[2] 池谷裕二. 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M]. 图灵|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07。
今日最新热帖
brain drain
Binge Drinking
【同义词辨析】 习题精选(2019-2020)
“撞脸”用英文怎么说?
新的一年,提升幸福感的10件小事
“过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骂情商低”热搜刷屏:好好说话的亲情
人民日报6张图:揭开了如今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必看好文!)
salad days是什么意思?
永远不要去责怪,你生命里的任何人
稻盛和夫《心》:你的心在什么层次,命运就在什么层次
在床上办公的利与弊!
【夜读】新的一年,8个建议让你拥有好心态
哲思 | 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3个特征
大年初五迎财神:赚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风雨哈佛路》: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进化力”
今日全站热帖
《冰雪奇缘》英文原版绘本8册PDF下载
搞不清楚consciousness和conscience
brain drain
Binge Drinking
【同义词辨析】 习题精选(2019-2020)
“撞脸”用英文怎么说?
新的一年,提升幸福感的10件小事
“过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骂情商低”热搜刷屏:好好说话的亲情
人民日报6张图:揭开了如今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必看好文!)
salad days是什么意思?
永远不要去责怪,你生命里的任何人
稻盛和夫《心》:你的心在什么层次,命运就在什么层次
在床上办公的利与弊!
【夜读】新的一年,8个建议让你拥有好心态
哲思 | 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3个特征
最新评论
kevincen
发表于
2022-11-27 08:41:29
深度学习的四个底层逻辑。
今日英文热帖
【同义词辨析】 习题精选(2019-2020)
在床上办公的利与弊!
【每日一句英语】2023-01-27
undue
slam
初五迎财神要说的吉祥话,英文怎么说?
sitting pretty
深情又好听的《One and Only》,男声太温柔
穿越美墨边境人数为何增多
“人人你人人”,春节长线旅游大增72%
治愈好听的《anything 4 u》,男声太暖了
This painting is Van Gogh’s Vase with P
“气死人了”用英文怎么说?
get your head down 是什么意思?
请教老师:Couch/Sofa 都是“沙发”,用法
“麻将”用英语怎么说?
胡夫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争分夺秒”用英文怎么说?
今日中文热帖
新的一年,提升幸福感的10件小事
“过年前,我拉黑了姑姑,被骂情商低”热搜
人民日报6张图:揭开了如今社会最真实的一
永远不要去责怪,你生命里的任何人
稻盛和夫《心》:你的心在什么层次,命运就
【夜读】新的一年,8个建议让你拥有好心态
哲思 | 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3个特征
大年初五迎财神:赚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风雨哈佛路》: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进
那些坚持运动的人,到底有多赚?
拖垮一个人的,不是没钱,不是生病,而是这
过年了,去兄弟姐妹家走一圈,就会明白……
父母爱对了,孩子才优秀
走了一趟亲戚才发现,什么才是一个家庭最高
揪心!出生10天宝宝感染成“白肺”,幸亏有
凯文·凯利:未来20年的12个趋势
2023,去靠近拥有正能量的人!
大年初五,不破不立!
春
节
乐
快
用微信扫一扫
互动赢积分
Copyright © 2005-
英语家园
(https://www.enfamily.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3-1-27 09:13
鄂ICP备2021006767号-1
Sitemap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79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